蒋志海制图
■本报记者 袁一雪
5月18日,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落地到我国时,这一主题则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相关联。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穿过飞逝的时间,用静态的方式呈现在现代人面前,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作为文物的聚集地,博物馆自然成为一个沉淀和展示历史的最好舞台。
通常博物馆都是采取将文物陈列展出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只适合参观者前来观赏,却约束了异地参观者的渴望。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数字博物馆应运而生。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实体在虚拟网络中按照1:1进行复原,再加上详细的物体介绍和历史介绍,让参观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置身在博物馆内。
也正是因为有了数字手段,让一些已经破损甚至被毁坏的文物、建筑等得以重新面世。
实体博物馆的延伸
“传统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借助实物藏品进行叙事,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在博物馆工作中的运用,它们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开始使用数字化藏品信息进行叙事,用户们通过智能终端看到的博物馆就是数字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文明升手机院副教授周静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数字博物馆作为传统博物馆社会服务的延伸,是大势所趋。”
早在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计划,将图书馆内的文献、手稿、照片、录音、影像等藏品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并编辑制作成系列的专题。经过5年的建设,1995年美国正式建成博物馆互联网系统,将美国国内诸多博物馆的馆藏信息数据库纳入网络传播系统,使得博物馆藏品的信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彼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大英博物馆也已经着手建立多媒体馆藏数据库;位于法国的卢浮宫则开放了官方网站。我国起步稍晚,直到1998年,河南博物院网站正式上线,才拉开了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大幕。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开始了数字化的征程,那些原先只能在博物馆隔着玻璃欣赏的文物,如今也能在网络上被检索到,甚至可以使用放大镜功能细细观赏。
“可见,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提高了公民文化权益。”周静说,从博物馆发展历程来看,实体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经历了从居高临下到以观众为中心的一系列发展变化,数字博物馆进一步把公众学习知识或艺术观赏的通道“修”到了个人电脑的面前,而且可以突破实体空间面积的局限,容纳巨大的藏品和展示信息。
200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网站在“藏品精粹”栏目里设置了含有几千件馆藏文物信息的数据库,可供网民自由检索,看到相关文物的文字说明和影像信息。“这是大陆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博物馆诞生的标志。”周静表示。
数据收集仍需完善
在国内数字博物馆发展过程中,故宫无疑是走在前列的,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黄春雨认为,故宫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并不能代表国内所有数字博物馆的水平。“我国的数字博物馆建设起步较晚,甚至刚起步就迎来跨越式发展,很多基础工作并不完善。”黄春雨坦言。
基于此,2012年,我国开始文物普查工作。历时5年后,在今年的4月7日,国家文物局召开了手机版发布会,公布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调查显示,我国可移动文物超过1.08亿件/套,其中,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完整信息的超过2661万件/套。可见,若要将全部文物信息补充完整工程浩大。
比如,法国卢浮宫就用了10年的时间,才让观众看到3.5万件馆内公开展示的藏品以及13万件库藏绘画作品。
“只有将基础信息予以完善,才能实现数字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即将实体博物馆收藏的藏品在互联网公开,达到共享和互联互通的目的,并且希望借由互联网将更多观众吸引到实体博物馆,提高他们对博物馆文化的认同。”黄春雨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能将藏品信息挖掘得更充分全面,那么即便文物不存在,也可以通过数据复原,甚至可以通过数据进行无实物研究。
对此,周静也认为:“博物馆作为公民信托的专业机构,应该努力把这些珍贵的公共资源与全民共享,这是实体博物馆发展的方向。”
让博物馆真正“活起来”
网络上的数字博物馆虽然模糊了地域差异,缩短了文物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如果脱离了实体博物馆,那么数字博物馆就犹如“空中楼阁”。
“数字博物馆方便人们了解博物馆和博物馆藏品的故事,但是它始终无法取代实体博物馆,很多人还是愿意走进博物馆去亲近文物。”周静解释说,因为人们在传统博物馆中的参观体验不局限于视觉,而是全方位的。
比如,很多观众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原本以为从精美的宣传画册、生动的纪录片中非常了解、非常熟悉的珍贵文物,一旦亲身站在它的面前,大多会发出惊异的感叹:“哇,原来它这么大或者那么小!”黄春雨也认为,想让文物活起来不能仅依靠数字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是让过去的物品穿越时间的间隔与现代相连,让观众从文物中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力量,甚至与现代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陈列和历史背景介绍就能实现的。只有感受到了文化的智慧和了解古人的世界观,才能体现文物的价值,让文物‘活起来’。”
事实上,黄春雨曾经带学生做过的相关调查发现,利用数字博物馆的人低于到实体博物馆参观的人,而且经常浏览数字博物馆的人往往对考古或历史感兴趣,属于固定群体,“他们不能等同于大众”。
为了向观众呈现更多,一些博物馆不仅在网络上展现文物,也将相关内容“嵌”在二维码中。这样,观众在参观实体博物馆时,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将关于文物相关信息拓展到手机上。
周静认为,数字手段的应用除了让库房的文物为更多人了解,还可以把脱离时代的文物尽量还原到所属的历史场景中,从而能够正确地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在实体展览中,“博物馆负责人也可以围绕如何利用特殊的传播载体,在选择主题、主旨立意、定位服务对象、优化展品组合等专业环节展开创造性的思考,激发服务当下、联结历史和未来的使命感。”周静继续说。
比如,结合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组织者可以从策展的角度更加主动地参与调解历史问题造成的社会割裂,并提供多元视角促进历史伤痛的愈合。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做数字博物馆的目的是什么,而不能只是简单地跟随时代步伐,要让数字博物馆真正发挥作用。”黄春雨强调,想让文物“活起来”,可以用多种方式构建展览体系,并组织不同的主题,甚至可以带领博物馆“走出去”,走向社区和学校,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
“如此,文物‘活起来’,博物馆当然也‘活起来’了。”周静表示。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5-19 第5版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