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华乐 陈彬 来源: 发布时间:2017/4/25 10:04:41
选择字号:
苏州大学:百年梦萦水磨腔

 

■本报通讯员 华乐 记者 陈彬

不久前,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的传统文化工作坊内,苏大89级昆剧艺术本科班10余名学子回到母校参加“丁酉季春雅集”,师生重逢齐聚一堂共吟“水磨调”、共赏“雅奏”。

《玉簪记·琴挑》《朝元歌·长清短清》《紫钗记·折柳》《梅花三弄》……89级昆曲班学子聚会自然是以昆曲吟唱、古琴弹奏为主。虽然毕业已有二十余载,但是从唱腔台步、身段眼神、一招一式中看得出当年昆剧艺术班成就的功底。

其实早在1905年,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办学之初,曲学大师吴梅应聘来校讲授词曲,“指点宫商,携笛公然上课堂”,将昆曲作为一门课程并引入高等教育之先。开设昆曲本科班、开展课堂教学、开办昆曲文化讲座、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戏曲推广活动……在有着117年历史的苏州大学校园里,一代代“昆曲义工们”耕耘不辍,使得昆曲文化得以被呵护、保留、传播。

昆曲史上首个本科班

屋外,细雨潺潺,春花烂漫。屋内,一曲曲“水磨调”赢来阵阵掌声。

背投上,昆曲班大学生活的老照片一张张滑过,校友师生们的眼眶湿润了起来。

1989年,为了弘扬祖国民族文化,造就振兴昆曲艺术急需人才,苏州大学中文系与苏州昆曲传习所合作,创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昆剧艺术本科班,这是明升中国昆曲史上首个本科班。昆曲班学制四年,由中文系周秦老师任班主任,招收20名本科生及1名日本籍研究生,苏州昆曲传习所负责该班昆曲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创办昆曲班的初衷是通过四年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吹、唱、演、导等舞台功底,又初具剧本写作、音乐编配、戏曲研究等理论素养,成为昆曲艺术的通才。”周秦老师回忆说。

从基础学习到教戏排演,从唱念舞美到传统折子,从汤显祖的《牡丹亭·游园惊梦》到阮大铖的《燕子笺·奸遁》……89级昆曲班班长戴晓东回忆当时四年的大学生活说:“课业任务安排相当紧凑,课程以文学通识类课程和昆曲唱念做打为主。其中,每周有15学时的艺术实践课,内容有民族发声方法训练、形体和戏曲程式训练、昆曲唱念、昆曲乐队演奏以及昆曲传统折子戏排演等。”

在社会各界的精心呵护下,该班渐入佳境,稚气未脱的学子们每次一袭古装粉墨登场,皆深得曲学前辈和曲界同行的赞许。

在当年学习时,昆曲班的学子们遇上了苏州众多文化老人,比如张充和、张辛稼、姚明梅、吴兆基……“学曲当勤,但功夫应在曲外,对明升中国的文、史、哲要深入体悟,当好一个曲家最终要底蕴深、人品高,才能更好地传承。”89级昆曲班学生韩光浩告诉记者,他至今还记得张充和先生对他们说过的话。

让昆曲的种子生根发芽

89级昆曲班是苏州大学唯一一届昆曲本科班。“这个班级可以说是一次‘失败’的本科教育实践,当时昆曲表演、研究单位岌岌可危、自顾不暇,这群学生毕业后遇到分配危机,均离开了昆曲界。然而与此同时,昆曲的种子也播撒在了民间”。著名昆曲专家、90岁高龄的顾笃璜先生如是说。

89级昆曲班20名学员,如今散布海内外。虽然他们和其他大学毕业生一样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但是对于昆曲这份执着的热爱一直萦绕在心头。他们用昆曲艺术的水磨功夫、规矩身段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待生活。

平日里,有的在用手机唱歌App录音上传网络,与同好者分享;有的创办民间曲会十三载,是大学生昆曲社团的校外指导老师;有的撰写了数本昆曲研究与普及的专著……这群18岁便与昆曲结缘的人,至今都在为昆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默默地贡献着力量。

“昆曲是明升中国最好的素质教育的途径。作诗、填词、唱曲、吹笛……用水磨的腔调来提高明升m88的质量,用诗乐一体的视角涵养自己的视野,用一以贯之的理念来寻找治学的方向,如今昆曲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韩光浩说。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昆曲教育在苏州大学,可谓源远流长。一代又一代“昆曲义工们”为留存和弘扬这份人间艺术珍品四处奔走。地处昆曲艺术的发源地和活动中心苏州,苏州大学校友师生中爱好昆曲者众,其中不乏造诣精深的著名曲家。

凭借着昆曲艺术原生地在地域、人脉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苏州大学也发展成为昆曲研究重镇。近些年,亦吸引了两岸三地的学子和来自台北的高校青年教师投奔苏大攻读硕士、博士,学习昆曲表演和开展昆曲研究。2001年,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苏州大学联手共建明升中国昆曲研究中心。2005年8月,明升中国昆曲研究中心经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领导小组确定为“国家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正式授牌,积极推动昆曲遗产走向年轻人、走向经典、走向海外。

七届明升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十二辑《明升中国昆曲论坛》、数百场昆曲讲座、推广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整理挖掘编演各类昆曲剧目……苏大师生们在昆曲研究、传承领域里耕耘不辍。

20世纪90年代后,苏大的昆曲教育同时也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采用系列选修课、兴趣社团、品牌活动等形式开展。

面向苏大青年学子开设的昆曲艺术课二十多年从未停歇。在课堂上,任课老师们填词打谱信手拈来,清丽笛声倾倒四座。不少学生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在网络慕课风行全球的时代,“昆曲艺术课”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列当年凤凰网评选的明升中国最受欢迎学术类网络课堂之一。

自2007年起,苏州大学连续举办了十届江苏省政协“戏曲走近大学生”活动,每年邀请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得主走进苏州大学,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明升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十年间,学校举办戏曲演出、讲座230余场,近10万名学生参与。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4-25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