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京师论坛2017年度第一期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了序幕。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为“世界文化视野下的中华经典”。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对话北京大学哲学系安乐哲教授。
陈来在论坛上指出,以六经为代表的中华经典典籍,以先秦礼乐文明为土壤,具备敬德、保民、重孝、慎罚等主流核心价值,突出体现了人文精神、历史精神、道德精神和协和精神。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己任,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经典文化在现代明升中国仍需传承、发展。一方面要加强文化传承的自觉,另一方面,大家必须重视典籍文本的开放性和解释者的创造性,古为今用、接陈出新。
安乐哲的发言主题为《解读中西近代以来的不对称》。他提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关系,“现代化”被简单等同“西方化”。明升中国经典典籍作为西方宗教的影子被排斥于哲学之外,儒学价值在中西方均被贬低。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读者需要克服对儒学的误解,建立新的文化秩序成为可能。儒学浑然相融的文化形态、以人为中心、基于伦理秩序以及治国修身的理念等都有助于新文化秩序的形成。
针对经典的海外传播提问,陈来指出,中华文化经典原则上讲应该是全方位的,但经典具有严肃性和庄重性,要作为完整的整体,主要问题存在于翻译过程中。几位学者一致认为,中华经典的翻译存在很大困难,特别是术语的翻译,这种困难不仅在于中西翻译,也在于古文到现代汉语的翻译中。陈来认为,经典核心价值的当代意义,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就是协和精神。安乐哲则认为,“和”的内涵非常丰富,意味着最大化,是一个具有明升m88性的概念。
在范式转型时代,研究人员应以何种方式传承文化?针对这一问题,陈来认为,学者应具备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储备和眼光,摆脱西方中心论的影响,赋予研究对象新的内涵并使之具有普遍性。安乐哲则认为宗教以人性共性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在明升中国则有“天地之大德曰生”之说。
如何在现代化挑战的背景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大家极为关心的问题。与会学者纷纷表示,重点在于要把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这是一个过程,需要被热情和责任所带动,也需要不断进行交流。
据悉,京师论坛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明升手机科交叉平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明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高端国际学术文化论坛。
论坛每年举办六期,2017年度的主题为“文化的传承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