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远
前些年,意大利、韩国和明升中国先后发生了几起客轮翻沉事故,牵动了全球人民的心。虽然这几次事故中轮船翻沉后都留在水面,但救援工作仍然十分困难,最终造成重大伤亡,且有救援人员牺牲。
根据救援工作的报道,笔者认为可以在客轮的结构上做一些改进,加装三套系统,使逃生和救援变得容易一些。
一、送气系统:这是救生系统的核心部分。人即便没于水中,若能得到氧气(空气)的供给,并形成正确的呼吸,也能坚持很长的时间。造船时把一套输气管道通到船上各个舱室,事故发生后,可通过外部接口用气泵把新鲜空气送到各舱室的终端装置上,实现长时间持续送气,供人呼吸。所谓终端装置的基本部分可以类似潜水员所用的呼吸器材,但整个终端装置的设计还需要深入考虑。如人怎样在船翻倒的状态下固定好自己,老人、小孩怎样使用呼吸器等,都需要考虑。
这套系统的输入端应该比较容易设计,一条软管,平时绕在轴上,一端与船上的管道接上,另一端带着接口挂在一个大浮球上。船翻沉后浮球升起,把接口端带至水面。
为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供气,可在船上备一条较大的救生船,放置内燃机和气泵,以及燃油,由受过培训的船员负责操控。
深入考虑一下,这个系统应该有一定的抗损伤机制。在管道有破损的情况下应该能自动处理并维持供气。
二、通讯系统:海难救援的主题就是潜水员千辛万苦地搜寻幸存者,其难度很大。设想一下,如果救援人员在水面的船只上能与幸存者“打电话”,是不是很棒的事?人泡在水里打电话是有难度,但潜水员在工作中已经实现了。
为此只需与送气管道并列一条电话线,在各舱室的终端上再配置送受话器。通过一台电话交换机,就可以实现双向通话了。
为保险起见,可以在各舱室另设置一个信号发送按钮,按一下即可以把自己的船舱编号发送出去,由浮在水面上的终端设备记录整理,待救援人员调看。想想我们的手机上记录保存的来电信息,还带着时间甚至响铃次数,这个想法应该是很靠谱的。
三、应急照明系统:根据相关报道看,船翻沉后原有的照明系统都会失效,整个船里乌漆墨黑,因此在船内建立一套独立的、高效防水的照明系统很有必要。事故发生后由外部供电,让船内有良好的照明。这样可以让潜水员的工作顺利很多,安全很多。
可以看出来,上述系统在船的建造成本上增加很少,难度也不大。可能船舱内呼吸、通话及人体固定等装置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研究实验逐步完善,相信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攻克。
前面提到,上述考虑针对的是“浅表型”沉船事故。一般而言,设法让船不翻不沉,是更好的思路,不过难度似乎很大。期待某一天能与造船业和航运界的朋友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中科院南京天光所)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4-17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