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薪火·高校里的创新创业】
最近,帮助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的“小黄车”在许多城市出现,成为当下健康、环保出行的首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ofo共享单车团队成员大多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他们还是第二届明升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季军得主。
没人能够预料到,大学生的创业成果会如此直接地“闯进”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今,在高校学子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道路是否变得顺畅了?
高校应是高技术创业的发源地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集聚区”,也应该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发源地。记者接触过大量大学生创业者,发现其中多数都是以本身所学专业知识作为创业的技术支撑。
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生产的公司,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创办。当年,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本科生王川曾带领航模队拿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毕业前夕,痴迷于航模研究的王川与几个同学一道开始创业。依托该校的技术支持,几年的时间下来,该团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体壳承力结构”技术、涡轮轴能力系统、自驾系统、实时移动数据平台等核心产品。虽然公司成立不久,但是,他们接到的订单已经排起了队。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实施弹性学制,允许休学创新创业等政策。此前,国务院也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等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使大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成果有了制度保障。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具有“天然技术优势”的大学生创业者热情逐渐高涨起来了。《2016年明升中国大学生就业手机版》显示:2015届大学生中约有20.4万人选择了创业,自主创业比例是3.0%,比2014届高出0.1个百分点,比2009届高出1.8个百分点。
作为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窗口,“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2015年举办至今,共有2100多所高校的75万名大学生直接参赛。陶瓷3D打印、智能锁系统、腕带式手势识别系统等等,这些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明升紧密结合起来的创业项目轮番上场,受到不少投资人的青睐。
经验资金缺乏阻挡创业步伐
记者观察发现,在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浪潮中,成功者依然是少数。大学生主动性不强、目标不清晰,项目多但有价值和发展空间的少,项目概念新但可持续发展性差等问题普遍存在,且难以得到解决。
一项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调研数据显示,有72.5%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充足的经验”是创业的阻碍。大学生大多没有任何经商的经历,而国内一些创业成功的人士大多在商场中摸爬滚打数十年,经验丰富。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与商场老手竞争,显然不具有优势。
此外,有86.7%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足”。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启动资金少且较容易开业的低风险行业”。
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琛曾告诉记者,制约他们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此前,为了争取更多的投资,他曾向不同的投资人推荐自己的产品,直到拿到北航校友基金600万元投资,资金问题才有所缓解。
据了解,ofo团队账上一度只剩400元,也曾徘徊在失败边缘,但最终他们挺了过去。现在,共享单车已成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创业者都能够顺利得到资金支持,渡过难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部分高校还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记者发现,担任课程教师的往往缺乏实践经验,没创过业甚至从来没有离开过校园的教师怎么跟学生讲创业?
两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委马德富认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讲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还需要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实践导师,“两者互为补充”。他表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就要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探究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转变”,打通校内外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事实上,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具备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在大学校园里厚植创新创业土壤,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将创新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才是最终目的。
四川大学已经推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尝试打破“60分及格”的老规矩,实施“互动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则推出了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变百分制为相对等级制,引导学生弱化对考试成绩过于功利化的追求。
就如同大学生们在创业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一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 陈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