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恩·史葛
高校学生应该能在不同高校之间无障碍学习,通过获取不同学校的学分来构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位课程。
政府希望新学生办公室能负责监控、手机版并积极安排学分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积累和互认。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灵活学习,自主决定自己学什么、在哪学、怎么学。
然而,对于这种模式,数十年的努力也只带来了有限的成功。目前,学生可以在高校之间自由学习,尽管这几乎只发生在每学年的结束。在完全学分转移体制下,学生可以带着他们已经修完的学分,在任何时期选择在一个新的大学重新开始学习,然后继续下去,并完成所有的学分转移。理论上,他们也可以同时在多个大学学习。
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挑战,其中一些甚至事关高等教育的原则。
学位教学项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并通过教育验证程序的,他们必须满足高等教育资格框架,每个教学项目也都在规范中设有预期学习成果。
学位项目的模块框架通常包括核心模块和任选模块,毕业生完成既定的学习成果后方可毕业。但灵活学习让学生完全自主选择,使学位课程可能没有核心内容,让毕业生的质量难以保障。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灵活学习也存在诸多挑战。学位课程的设计通常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的目标,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把学生带入学科的最前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一直从事专业研究。同时,他们每年的学习都是建立在上一年学习基础上的,所以学生在选择模块上要确保连贯性。不然,他们可能会在某个学期研究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知识的新领域。
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深思:到底应该如何通过专业和法定监管机构来保证学位项目的资格认证?越来越多的项目被有着整体结果和标准要求的大学所认可。然而在这些要求中,大学可以灵活的设计最适合自己专长和教学方法的方案。
我们发现,在学生的认知中,这种学习模式最大的挑战在社交方面。对于传统学生来说,转到另一所大学其实是一种巨大的社交突变:刚刚建立的朋友圈就此消失,他们又要开始着手建立新的社交圈,多数学生并不希望总是这样从头再来。
如果学生对于学分转移的愿望很强烈,那么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遵循学生的愿望,让他们可以在大学之间无障碍学习。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通常指只发生在第一学年末,并且第一学年的成绩不计入学位项目的总成绩。
(作者系莱斯特大学副校长,阚凤云编译)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3-14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