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人才流动的乱局,让委员们深表忧虑: |
天价“挖墙脚”助长浮躁之心 |
|
■本报记者 王佳雯
“我碰到川大的领导,都说很怕川大的教师评上‘杰青’,评上就被挖走,而且一挖整个团队都挖走。”近日,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郑兰荪的吐槽,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东北被挖走得更多,收入、科研配套差很多,这也是东北高层次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贾德昌不禁插话。
科研院所迅速发展、高校争创“双一流”,随着明升中国app研究的快速发展,科研院所和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才储备。但目前出现的人才 “无序竞争”和一幕幕人才“挖墙脚”大战,却让委员们觉得人才流动的趋势有点“跑偏”。
“为了引进人才,有些单位开出天价,许以高工资、住房等优惠条件,甚至许以‘官职’。”郑兰荪说,“原单位要么匹配条件留住人才,要么眼睁睁看着人才流失。”
更有戏剧性的是,郑兰荪描述的这一幕,甚至可能并非一场人才争夺大戏的落幕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单位会给出更高待遇,中途拦阻。”郑兰荪委员的一番话引发了在场委员的共鸣。
正常的人才流动自然有利于国家科研的发展,然而当下人才流动的乱局,却让委员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效果。“当下国内科研人员的流动,就像明升中国足球一样,球员价码越抬越高,水平却没有显著提高,甚至对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基础科研带来很大伤害。”郑兰荪说。
对郑兰荪的担忧,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陈凯先也深有体会,“我们现在真像足球界竞相引进球星一样,实际却影响了整体水平的提高。”
陈凯先甚至在轰轰烈烈的人才竞争中,看到了水分和虚假的繁荣。“好多地方不注重实际效果,比如某省颁布,来一位院士匹配多少资金、配套什么房子,就有人来问我,陈院士你去不去。”陈凯先说,“我推托工作很忙,但对方就会表示,没关系,你先来再说,挂个名都可以。”
陈凯先的经历并非个例。事实上,在人才引进方面确实存在很多不实之处。“看上去引进了不少人才,实际上真正有多长时间在你这里踏实工作,中间有很大的折扣。”陈凯先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记者,这样引进的人才,可能“一年来晃一下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也可能“屁股还没坐热,又被别的单位挖走了”。
委员们担心如此近乎“科研走穴”的做法,助长了浮躁之心,带来的结果便是“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却冷冷清清。
事实上,分析当下人才竞争乱象的原因,一方面很多单位为科研人员头顶的各类“光环”所吸引,功利地看到了这些“光环”可能为单位带来的实际益处。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重引进轻培养”的发展思路不无关联。
“培养人才,周期太长,效果不明显,而引进则不一样。”郑兰荪表示,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如此做法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对于如何解决当下无序人才竞争带来的人才问题,委员们建议,国家应当从一个更高层面对全国人才布局加以平衡。“对人才我们还是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比如西部和东部,如何做到稳定和平衡,国家要从更高层面制止这种乱象。”陈凯先说。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3-08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