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保证研发平台建设质量,学校确定重点发展健康app与技术领域研究,合作企业也是行业内龙头或大型企业。合作企业按每年每个物理模块空间200万元标准,持续投入研发经费开展联合研究。同时建立了退出机制。
如此大规模实体化运作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可以说在国内尚不多见,优良的环境设施,加上背靠大学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不少企业主动洽谈合作。目前,已有10家企业正式签约。
问题导向,企业出题教授作答
作为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江苏一鸣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及配料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公司与生物工程学院堵国成教授团队有近18年合作。在堵国成团队帮助下,公司成功实现以微生物法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明升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继日本味之素公司后第二家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迄今为止该产品已形成销售8亿元,利税近3亿元;公司与学校的合作成果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优秀发明专利奖”等。
进驻创新大楼后,双方将围绕企业现有技术升级,消化吸收引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完成中试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研究。协同创新实验室企方负责人陆瑞琦介绍说,公司研发酶多达10余种,未来还将组建50人创新团队。
“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在学校,企业出题教授作答,研究成果直接转化服务企业,更具针对性,避免实验室成果与社会需求脱节。”堵国成说。
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基础科研能力
“建设协同创新大楼,不仅在科技创新上有突破,也要在协同育人上见成果。”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说。
在江苏一鸣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两个生工学院的本科生已作为助手参与公司产品小试。“学生毕业论文是发酵工程工艺设计,结合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般要去企业工厂实习,现在有了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实战训练’。同时,对企业需求有直观认识了解,对他们今后就业或者从事科研工作都有帮助。”刘松说。
食品学院钟芳教授团队与北京秋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致力于胶原蛋白理化性质及其相关产品研发。下一步,计划安装一套实验规模的胶原肠衣设备,可进行小范围产品中试,团队培养的研究生可根据研究方向参与合作公司生产研发,在进行app研究的同时解决企业实际生产技术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