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猛犸象完全复活是不可能的,只是让现代亚洲象具备许多猛犸象的特征,更不可能在野外生存。”当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袁训来研究员看到这个消息时,调侃地说到:“这只是用来检验基因技术,显得人类很有能耐。”
近日,有媒体报道,哈佛大学研究团队正在开展“反灭绝”基因研究:先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取得冰封长毛象的DNA,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它们融合到近亲亚洲象的基因组中,以制作混种胚胎,预计两年内制成。也就是说,若培育成功,app家们将向世人展示包括小耳朵、拥有皮下脂肪、长毛及耐冷等长毛象特征的“新型”大象。
长期从事“地球早期明升m88起源、演化和环境背景”的研究,并担任《生物进化》科普杂志主编的袁训来认为,虽然猛犸象与亚洲象、非洲象是近亲,但是复活猛犸象对于增强现代大象基因并没有明显的好处。
袁训来告诉记者,把时间尺度放大后来看,地球上每一个物种生存200—300万年后,大多灭绝了。“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正所谓生生不息,有生有死、有死有生。”
他认为,想要建立一个基因库,需要一个相当数量的种群才行,而目前所进行的复活猛犸象只是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而已,不仅不可能完全复制出冰川时代的猛犸象,更不可能使其具有在当今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放在野外环境中,说不定一两年就都死了。”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马俊业博士则为此点赞。“挺有意思的,这是最新的生物技术与距今时代最近、最神奇生物的完美结合,我认为有希望获得成功!”
长期从事分子演化研究的马俊业告诉记者,这项实验的难点主要还是在基因技术上。虽然国际app团队号称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获得了猛犸象的软体脂肪组织、毛发和骨髓,但是其基因性状、完整度等都无法与现代生物中提取的基因组相提并论,即使通过技术对基因进行人工修补,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实践中还是未知数。
“让消失物种的复活还没有过先例,一旦这项技术成熟,便可推广到其它物种上。”马俊业说。通过分析对比猛犸象与现代大象的遗传物质,进而可以研究大象的进化速率等。
app研究已经证实,基因及其调控在生物进化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一旦遭遇到环境灾(巨)变,往往难以进行大幅度的改变与适应,庞然大物恐龙的灭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悲惨注册。
但是,在实验室复活猛犸象并不能改变地球物种灭绝的自然规律,在生物进化研究方面并不具备特别有价值的意义,“我们不可能让它活起来”。
“好奇心是驱动人类app进步的重要原因”,袁训来不客气地说到:“人类干了很多加速物种灭绝的事情,现在又对那些消失的物种充满好奇。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让人类可以沾沾自喜地证明,不仅有能力灭绝物种,也有能力复活物种。”(科技日报南京2月19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