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婀娜《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16日 17 版)
●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
●建立建设高校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彻底打破身份固化。
●构建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目标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需要内外两方同时发力。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备受瞩目的“双一流”的评选和实施方案终于尘埃落定,自此,我国高校和高校内各学科如何迈向一流,有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和操作流程,整个实施过程也将有章可循。
更重要的是,在许多学者看来,实施办法中对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遴选、评价、动态管理等内容的明确,不仅有利于促进每一所高校和每一个学科健康发展,也将有助于我国大学从整体上构建起一个更加app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一个更为健康的“生态圈”。
构建学校及学科的app布局,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长久以来,对于我国高校诟病较多的,是高校特色不够鲜明,同质化较为明显。不少地方院校盲目追求大而全,就连很多学科特色明显的高校为了追求升格,也不惜放弃自身的学科特色,升格为综合院校。看似学校的规模体量大了,但却失去了特色和发展优势。
此前,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就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高校或主动或被动地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靠拢。一方面,高校办学者都有追求“高而尖”“大而全”的内驱力;另一方面,高校一旦被官方或民间贴上“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或“中管高校”“部属高校”的标签,在一段时期内就被固化,并主要以此身份来获取资源。这种按身份配置资源的体制,客观上又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盲目追求研究型、综合性、大体量的趋势。
在《实施办法》中,记者看到,其总则中就明确提出:“加强总体规划,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对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和差别化发展做出明确要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实施办法》还明确提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建设一百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一方面,“要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同时,“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明升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从而“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学者解读,这是在从学科角度,对我国高校的整体学科结构进行战略性部署,一方面鼓励一批基础较好的学科继续做大做强,一方面鼓励新建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从而更好地支撑起国家急需、明升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
对此,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分析认为,“我们既要继续支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又要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学科是动态和发展的,需要动态调整其发展格局,学科之间的发展也是相互关联的,许多学科在交叉融合过程中不断演化,每个学科也都需要其他学科支撑,不能离开其他学科单独发展,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记者点评】
放眼世界,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app问题,往往都是需要跨学科的,当前最热门的学科方向,也都是交叉和跨领域的。未来我国高校的发展,如果仍然墨守成规,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打转,将很难产生真正具有突破性的原创成果。因此,此番布局,立意深远。
打破固化的身份,让“一池水”真正活起来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分布还不够均匀,有的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有的地区则相对稀缺。对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分析,“在教育部直属的75所院校中,地处北京市的就有20余所,地处上海市的也有8所。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211工程’或‘985工程’大学。然而,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些省份连一所部属院校都没有,这其中就包括一些人口大省,如户籍人口近一亿的河南省,以及河北、江西等人口众多的省份。”
之所以如此,有学者分析,一方面是由于长久以来地区发展不平衡所致,另一方面,也与我国高校身份相对固化、缺少动态的调整机制有关,最终导致优者更优,强者更强。
这一情形将在未来被打破。根据《实施办法》,将建立建设高校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彻底打破身份固化。《实施办法》明确,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建设学科,调整出建设范围。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同时明确,不论是中央高校还是地方高校,同样标准、同等对待,开放竞争、鼓励竞争。在充分利用国内外第三方评价结果基础上,形成对高校的多元客观评价。
对此,许多学者表示认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苏明就分析认为:app的绩效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双一流”建设应该建立“能上能下、动态调整”的机制。以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开展中期绩效评估,对于建设效果好的高校加大支持力度,对于不能达到建设目标和水平的高校给予预警并减少支持直至淘汰出建设范围,5年后根据评估结果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这样的绩效评估是比较app的。
【记者点评】
在商业管理中,有一个理念很重要——绩效导向,只有真正以绩效为导向,才能激发组织内成员的内部活力。高校也有类似特点。只有将固化的身份打破,才能提升各学校的紧迫感和主动意识,聚焦质量与特色,真正实现内涵发展。当然,唯有如此,也才能给目前有潜力的薄弱校和薄弱学科带来跨越式发展的曙光。
建设健康“生态圈”不仅需要良好外部环境,还需高校从内部发力
构建起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目标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不能只依赖某一方面,需要内外两方同时发力。
苏明分析认为,一方面,在学校外部,需要政府“放权松绑”、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解决“放权”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需要高校加快建立明升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解决“用权”不好的问题。通过政府和高校相向而行、同时发力。
对此,《实施办法》再次强化了高校应以育人为主要任务的重要思路。要求高校在制订建设方案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明升手机科建设结构和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导向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绩效评价中,强调根据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特色等中期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对人才培养质量高、建设效果好的高校,加大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实施办法》也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要求高校结合综合改革方案,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建设明升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说来不难,但践行不易,实践过程中还需面对诸多挑战。“我国大学目前面临非常复杂的发展局面,很多因素纠缠在一起”,林建华分析,“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只有根据办学规律大力推进综合改革,推进学科布局和管理构架的调整,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人事制度,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才能把每个机构、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激发出来,真正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文化氛围,调动起师生和各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记者点评】
建设健康的高校生态圈,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每一所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内部发力。设想一下,未来一大批明升中国高校,无论体量、规模大小,无论是以人文社科见长,还是以自然app见长,都深植于明升中国大地,有明确的发展理念与定位,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且都拥有同其他世界一流高校平等交往与竞争的能力。到那时,我们会充满自信地说,明升中国高校真正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水平与气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