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巴西app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科研团队程心和蒋顺兴等关于悟空翼龙类头饰(头骨脊)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人员讨论了悟空翼龙类的头饰功能,认为悟空翼龙类的头饰是不同属种的鉴别特征。
悟空翼龙类产自辽西侏罗纪燕辽生物群,代表了翼龙演化的关键缺失环节。这次研究记述了一件新的悟空翼龙类标本,其头骨脊起始于鼻眶前孔前缘并向后一直延伸到眼眶之上,侧表面光滑不具纹饰,背缘平直,且前端不膨大。
研究人员通过对比所有已经记述的悟空翼龙类标本的翼展和个体发育阶段后发现:不具头饰的明升中国鲲鹏翼龙与具头饰的玲珑塔达尔文翼龙体型大小接近,显示它们的头饰不是随个体发育从无到有出现的。因此,悟空翼龙类头饰的多样性不是个体发育的特征。
研究者还发现具有头饰的玲珑塔达尔文翼龙发育相对最大的骨盆,比具有蛋的不具头饰的雌性个体的骨盆还大,这与一些研究者关于雄性个体具头饰且骨盆较小,雌性个体不具头饰且骨盆较大的结论显然不同。因此,是否具有头饰不能作为悟空翼龙类区分雌雄个体的标志。
研究结果显示,悟空翼龙类头饰的多样性,既不是个体发育造成的,也不是雌雄个体的标志,而是不同属种间的重要鉴定特征。(柯讯)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2-14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