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贫困地区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群众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贫困地区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虽然一系列成绩有目共睹,但扶贫工作仍面临着很多难啃的“硬骨头”。这也注定了新时代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从农民到明升工人
●讲述人:本报记者 秦志伟
在靠近毛乌素沙漠的地方,一排排崭新的生态移民安居房错落有致。这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我来这里的目的是调研土地整治项目,但当听到不远处有个制衣厂时,便有了前往此处一探究竟的想法。
庙庙湖村是一个纯回族移民村,多数人口是从西吉县搬迁过来的。西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走进刚刚建起来的厂房,200多名当地妇女正在学习使用缝纫机、包装成品衣服等,忙得不亦乐乎。在厂房一侧的墙上,“精准施策、脱贫致富”的标语异常醒目。
搬迁到庙庙湖村之前,她们边看孩子边务农。但在这里,有些地方即使下雨了都不长庄稼,颗粒无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她们只能靠家里的男性劳动力在外打工挣钱过日子。
搬过来后,政府给每户分一亩土地。征得大家同意后,村集体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经营,每位农户就此能得到300~500元的租金。同时,她们还可以给企业打工,再增加一部分收入。
为了保障所有人就业,政府引进宁夏新丝路服饰有限公司在当地建设加工厂,要求用本地员工。制衣成为这些女性人生中头一次的非农务工。
目前她们正处在培训阶段,每人每月有1200元的补助,学期2个月。在这个厂房的旁边,还有两个在建厂房也即将竣工。预计所有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庙庙湖村及周边地区500多名移民就地就业。
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每个人脸上洋溢的满足和踏实,但也不得不感叹,要想真正“稳得住、能致富”,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秦志伟(左一)在庙庙湖村引进的服装加工厂内采访。
贫困村的“科技果”
●讲述人:本报记者 王佳雯
“一下雨,就踩一脚泥。”在缠绵的阴雨中第一次到“十八洞村”时,村里人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
藏身湘西深山里的十八洞村,拥有青山、碧水,但也被贫困困扰。道路不通、居住环境差、人均收入1600多元……2013年,当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这里时,第一个见到总书记的村民居然不认得他,因为他家里没电视。
几年后,在我视线中出现的十八洞村却是整洁的民房和硬化的石板路,一切都已经发生了改变。追溯这改变的源头,必须说说这个村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故事。
2014年年底,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猕猴桃种植工作在十八洞村流转的1000亩土地上有序地开展起来。这些猕猴桃是历经30多年的科研积累筛选出来的,“金艳”“金桃”“满天红”都是优质猕猴桃品种。我至今仍记得那红心、黄心猕猴桃入口的感觉,果实甜味浓郁、果肉口感紧实。那是我吃过的口感最好的猕猴桃,没有之一。
这些猕猴桃不仅抓住了我的胃,也战胜了十八洞村村民的味蕾,打消了他们曾种植猕猴桃失败的顾虑,并下定决心与武汉植物园合作种植猕猴桃。于是,在蜿蜒山路上,村民们常常会见到武汉植物园专家的身影,他们每月都要来这里手把手地传授猕猴桃种植技术。
经过3年的培育,当初还有些光秃秃的果园,今年首次缀满了果实,预计产量200吨,为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
科技从来不是扶贫工作的稀客,高大上的app研究已经在扶贫工作中寻找到了对接口。我想,未来如果有机会再去十八洞村,一定要看看那枝头缀满猕猴桃的种植园,看看科技的力量不断带来的新惊喜。
扶贫不主要是钱的事
●讲述人:明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李小云
我刚到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时,看到村里的落后状况,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缺钱。农民的一切生活都需要钱,孩子上学、看病、礼尚往来需要钱,落后村庄的建设也需要钱。所以,我每天和村民算账,要把河边村建起来花多少钱。3年来,河边村经过大家的努力有了很大的改观,由一个深度贫困村变成了全国有名的美丽瑶寨。河边村取得这样大的变化的确花了不少钱,但是河边村真的富裕起来了吗?我开始感觉到,扶贫真的还不完全是钱的问题。
我们成立了小云助贫中心,利用河边村优越的气候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了以小型会议和高端休闲为新兴明升、以特色农产品为辅助明升、以原有农业为基础明升的复合型明升体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河边村村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河边村扶贫的可持续性的约束开始显现。小云助贫利用广泛的社会联系,为河边村带来了会议和休闲的资源。如果小云助贫离开了,这里的明升体系将如何对接市场?一个落后的、大多数村民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村庄如何运行这种会议和高端休闲明升呢?
河边村是很多处于深度贫困状态的村庄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实,在很多这样的村庄,能够开发的具有市场价值的资源是很多的,尤其是处在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我们都觉得只要把基础设施搞起来,条件改善了,农民就可以脱贫致富了。现在乡村旅游搞得好的例子多数都是交通条件方便、离城市消费群体比较近的村庄。更重要的是,很多都是由公司来经营,即便不是公司经营,也都是由那些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有商业经验的农户以客栈的形式发展明升。对于像河边村这样处在边远地区、远离城市消费群体,而且农户几乎没有经营能力的村庄而言,成功的注册是很少的。
河边村面临的困境在于,一旦引入“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势必会在价值分成中获得相当高的比例,从而压低农户实际的收入份额。而保持比较高的收入对于像河边村这样的村庄里的农户走出贫困陷阱至关重要。河边村已经建成近50套高端的嵌入式瑶族客居,这里不是一般意义的乡村旅游客栈,而是真正生活型的瑶族村庄,到这里来休闲是真正进入到一个富有活力的乡村。但问题恰恰是:农户如何能组织起来经营自己的资源?
年终手记
脱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扶贫开发让数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创造了世界扶贫减贫史上的明升中国奇迹。
自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以来,我国扶贫工作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在脱贫脱困上下“绣花”功夫,精准扶贫工作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2013~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91万,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10.2%下降至2016年年底的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7%。
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其中有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在300万以上,有5个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有近200个县和近3万个村的贫困发生率超过20%,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和因病因残致贫等特殊贫困群体的脱贫难度非常大。
党的十九大手机版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继续在技术手段、管理水平和思想观念上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性。同时,当前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是打赢扶贫攻坚战,这更需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提高脱贫质量,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动能。
《明升中国app报》 (2017-12-18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