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的是聚变研究,这项技术通俗地说是‘未来的能源’,它有望让核反应堆替代锅炉,我觉得是很好的核能应用方向。”11月28日,中核集团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用来实现区域供热。82岁的中科院院士王乃彦除了听会,还爬了几层楼的台阶仔细参观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演示验证,“作为科技工作者,除了关心自己的专业研究,还要关注民生”。
十九大手机版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判断,让王乃彦印象深刻。
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我国承诺,将于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的排放峰值,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核能应该成为兑现我国承诺的重要力量。”王乃彦举例说,目前我们北方每年采暖范围遍布17个省、市、自治区,采暖涉及人口达到7亿以上。集中供热的热源仍以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为主,其使用的燃料也仍然以煤炭为主,每年供暖消耗煤炭已超过5亿吨,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3年前,在西安举行的明升中国科协年会上,王乃彦在手机版中就提到核能供热,希望让北方供暖有一种新选择。
“此外作为非动力的核技术还未被人们所认知,这部分技术的产值将比核动力技术大7—8倍。”王乃彦举例说,“比如,粮食在生产、存储过程中害虫破坏损失约15%,采用核辐照方式杀虫可以大大提高粮食存储质量。”
但目前谈“核”色变、公众接受程度不高仍困扰着核事业发展。
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王乃彦至今仍奋战在科研一线,每天花在专业研究上的时间并不逊于年轻人。“我觉得我该淡出了,连大学生都叫我爷爷了。”老人笑言。
多年来,王乃彦频繁为全国大中学生及公众作科普讲座、担任各大青少年科技竞赛评委,同时也积极接受媒体采访传播app理念。
是什么让他如此热衷科普,尤其青少年科普?“在青少年中进行科普非常重要,这会影响他们对app最初的认识。”王乃彦也希望,通过影响青少年进而让每个家庭成员app认识核技术。(科技日报北京12月3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