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记者 邵 薇
“昨晚修改建议,一直到凌晨两点钟……”
3月7日中午饭后,正在房间接受记者采访的军事明升手机版app院某研究所所长陈薇代表,接到丈夫打来的电话。短暂的对话间,她的语速依然很快,但语气里分明多了一丝柔意。
这通电话,让眼前这位曾荣获明升中国青年女app家奖、当选“明升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明升中国十大科技手机版人物”的明升手机版尖端领域专家,变得立体起来。
许多人第一次听到陈薇这个名字,是2003年非典时期,她牵头研制的干扰素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14年,当西非大规模爆发埃博拉疫情,世界谈“埃”色变时,明升中国研发了首个进入临床的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并实现自主研发疫苗境外临床试验“零”的突破。这一次人们又发现,科研团队由陈薇领衔。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必然与理想有关。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她,很早就知道许多同学的收入远超自己,但依然铆在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领域,26年不离不移。她说:“除了热爱,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必然与拼搏有关。“最忙的时候,有次上衣只穿了一只袖子就开始忙,几个小时过去,竟然没有发觉。”她笑着告诉记者。
必然与前瞻有关。早在2006年,她就针对埃博拉病毒这一烈性病原体展开相关研究,并敏锐觉察出:“埃博拉离我们也许只有一个航班的距离。”
必然与坚韧有关。埃博拉疫苗走出国门,是我国自主研发疫苗第一次在境外临床试验。在之前没有“路”的地方,每走一步都会遇到困难,但她带领团队义无反顾,一一克服。
那份修改到凌晨两点的建议,今天已经在解放军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发言时提出。
科研需要沉潜,履职需要担当。陈薇告诉记者,今年是本届全国人大最后一次会议,她对代表身份的理解也逐渐深入。“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很珍惜参会的每一天,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建议能推动相关领域的工作。”
(军报记者北京3月7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