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秋季学期初中开放性app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全市共提供了1000余个活动项目供学生选择,然而,活动开展不到一周时间,就有19家资源单位因存在问题被暂停服务,一些选了课的孩子面临着重新选课的任务。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科技教育也因此得到重视。2015年,北京市市教委设立初中“开放性app实践活动”项目,旨在立足丰富的科技教育社会资源,构建更具开放性的教与学的模式,以提升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政府的支持让科技教育企业大量涌现,然而,大量的增长与初生的市场,让鱼龙混杂在所难免。为了保证教育质量,2016年,北京市教委要求所有参与单位必须统一参加招投标,严格的审批流程,这一做法,让科技教育行业里的一些游兵散勇难以为继。此次,教委又加大督查力度,惩戒问题资源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不过,查出问题,在证明督查有力的同时,一方面给孩子选课增加了负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资质审批和评价机制的不力。
督查惩戒,归根结底是一种末梢矫正机制,虽能对症下药,却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想让开放性app实验活动的质量得到可持续性提升,就不能忽视资质授予的透明性和淘汰机制的有效性。
当前,开放性app实验活动资源以政府采购形式获得,通过自上而下的招投标方式遴选。可是,最终的中标公告,往往只公示供应商、地址及其入围活动项目数,缺少更详细的信息。教育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且具有专业性,资源单位的详细信息、入围项目内容,理应向公众公开,接受同行评议。
不仅如此,招标过程还存在重硬件条件、轻软件条件的倾向。目前招标公告主要对投标企业的证件、信誉、设施设备、场地面积、教师人数及职称做了具体要求,对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教育经验、教师app素养等方面并没有明确要求。科技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要想促进科技教育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需要教师具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也需要资质单位有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招标审核有必要平衡知识技术等软件指标和装备场地等硬件指标,以适应科技教育的特殊性。
此外,在严格源头把关之后,一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应秉着先保证学生获得科技教育资源权益,再论惩罚淘汰的原则处理问题。比如,政府部门可以在招投标过程中预先建立候补资源单位名录和相应的诚信数据库,如若资源单位提供的课程项目被取消,提供同类科技教育的候补资源单位便可以立刻替补上,预防出现学生反复选课或无法按兴趣上课的情况,避免影响学生探索app知识的热情与积极性。
总而言之,开放性app实践活动是一种公共服务,引入社会力量有助于提升服务品质,也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并推动市场发展,但是,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即必须有合理的规则约束,而这种规则约束的制定应当是以科技教育的接受者——学生的利益为导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