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目前在信息技术里面叫做信息物理系统,换句话说,我们把汽车看成是一种物理单元,它们要实现车车互联、车路互联、车人互联。在这个行业里,近年来大家把信息物理系统研究的工程化作为最大的研究课题,因为有很大的明升运营背景。它的设想就是说,要建立一套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之间数据自动流动的状态感知、实时分析、app决策、精准执行的一个闭环系统。
最后,这样的系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融合呢?我认为,应当会实现以下三大类系统的融合。
第一,是机器。机器是我们生活在社会里进行生产并且交流的手段。我们希望把机器从过去简单的计算机平台,发展到计算平台,发展到计算思维。因为在智能驾驶汽车里面,大家都谈到驾驶员跟计算机之间怎么互动,传统的计算机都是用键盘,现在是用手机,有语音系统可以进行交互,目前也有专家提出要用人的意念来控制计算机。这证明电动汽车以后要装备更多的智能装置。
第二,是物理系统,过去来说是一个一个的汽车在各自行驶,以后慢慢会发展到一个虚拟社区的时代,在路况分享等方面,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实时互动。
第三,是信息系统。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下一步我们希望跟虚拟社会连接,换句话说希望虚拟社会的系统未来能够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未来的机器人或者正在发展机器人,就是一群带有智能的计算机,能够帮助人类更好的完成工作,让人看得更远、听得更远。
那么,要做这样的智能系统,特别是电动汽车以后要联网、要智能化,当前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呢?
第一,在多尺度下实现信息部件跟物理部件的有效深度融合。汽车里面有工业汽车用的以太网,它能搜集各种物理信息,时间响应应该是微秒级别的。我们希望以后智能汽车或者信息系统的时间不能超过20微秒,否则接到信息时车就已经开到另外的位置去了。
第二,解决连续离散系统的时空特性。汽车是连续动作,计算机是离散动作,系统的融合不是那么容易。未来汽车是四个轮子的计算机,大脑是计算机,大脑和四个轮子怎么相连,这个问题也非常复杂。
第三,智能驾驶数据建模与仿真。车是行驶在开放环境中的,无法确定哪条道路上会上来多少车,也不知道邻道的车辆是否突然间要超车。因此,对非确定情况下的智能驾驶数据建模跟仿真,是一个很难的课程。
第四,多实体协同感知和交互。车与车之间的简单关联是容易做的,但是要和周围的所有车一起协同一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此前国家自然app基金委专门组织了无人驾驶汽车的专项研究,当前无人车的技术在实验室已经比较成熟了,但它的价格还比较高,技术路线的选择也还是一个问题。 (彭科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