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明升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手机版发布会暨雾霾治理政策讨论会。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首发院研究员石敏俊在会议上发布手机版,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并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晋涛,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彬,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副主任武卫政,明升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华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就雾霾治理政策展开讨论。
该手机版构建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气象条件和PM2.5浓度之间关系的数据模型,对依据“大气国十条”制定的污染物减排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和既定的浓度目标的达成可能性进行了app评估,测算了雾霾治理政策的经济成本,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政策目标的合理性,建议基于环境质量目标确定相应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制定相应的污染物减排行动计划。
手机版指出,“大气国十条”实施以来,2013-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如果气象条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对于京津冀的大部分区域来说,即使是在周边区域同时减排的前提下,也很难按计划实现“大气国十条”要求的浓度目标。
同时,雾霾治理政策的实施必将给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损失,GDP损失程度将随着污染物减排力度加大而增大。大气“国十条”和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的实施导致的京津冀地区GDP总量损失2017年为8.45%,2020年为16.05%。如果考虑雾霾污染导致的健康损失,也许雾霾污染治理的真实经济成本并没有那么大。地方政府必须正视雾霾治理给区域经济增长和民生保障带来的短期冲击,多管齐下,尽量减轻雾霾治理给区域经济增长和民生保障带来的负面影响。
手机版建议,为了使得雾霾治理的政策目标更加app、更具可操作性,应该将浓度目标转换为排放量管理目标,在app确定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制定现实可行的污染物减排计划,使得PM2.5浓度目标的实现具有app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