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王之康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 9:52:07
选择字号: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成长机会
清华大学学生“新资助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校友励学金大会现场受助学生代表向校友代表赠送礼物。清华大学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王之康

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都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但是在清华大学,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却可以得到学校的无偿资助,这是源于2006年开始建设的“新资助体系”。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清华大学迎来“新资助体系”建设的十周年。十年来,该体系建设走过了怎样的道路?又取得了哪些成绩?

从助学贷款到无偿资助

早在1997年全国高校学费改革时,清华大学就提出了“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资助工作目标。2004年,学校在调查中发现,虽已实现了“不辍学”的目标,但大量的学生经济困难要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解决。而依靠贷款解决经济困境给在校生的日常生活和毕业后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负担,甚至造成部分学生“因工资而择业”的短视行为。

为解决这一问题,清华大学2006年开始建设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app生资助体系,提出“以需要为原则”的工作出发点,强明升手机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直接责任,强明升手机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育人目的。

“以需要为原则”,意味着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完成在清华的学业,有多大的经济需求,就必须有多大的资助供给。

为此,学校确立了“两个增加”的工作途径:一是加强在校友、社会各界当中筹集捐款的工作力度和加大学校的直接投入,特别是增加留本基金的筹款力度;二是大幅度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数量,同时提高岗位的质量和层次,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适当的劳动取得收入,得到锻炼。

经过几年探索,学校逐渐确立了“以助学为目标,以需要为原则,以育人为根本”的基本方针,秉承“两个强化”的工作理念,通过“两个增加”的工作途径,最终在2009年就实现“两个全部”的工作目标,即新覆盖家庭经济困难的全部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全部基本求学费用。

学校于2006年发起的“校友励学金”工程得到了广大校友的热烈响应,截至2016年,捐赠励学金的校友已达2.7万人次,共有1万多人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获得校友励学金,发放总额约占清华大学资助总金额的1/3;自2003年起,学校逐步建成了下辖10余个分队的勤工助学大队,设立30余种岗位,每年超过3300人次上岗。

“三次谈话”确保精准资助

准确认定困难生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为了确保资助工作精准到位,学校在困难生认定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热能系的研究生蒋河川作为2016级新生的辅导员,参与了困难生评议工作。从当年的受助者到2016年的资助工作者,他格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新生报到前,他就在暑假从网上下载了热能系所有申请资助的新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并与院系老师根据表格信息为每个学生制定了大学四年的个性化一揽子资助方案,在报到当天给新生们送上一颗“定心丸”,并通过与新生的现场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新生军训期间,蒋河川与班主任、院系负责资助的工作助理一起,与每个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逐一谈话,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鼓励学生不要担心经济上的问题,并综合考虑学生在校消费情况,经过院系讨论、全校评议等环节,最终确定学生的困难等级和修正后的资助方案。

助学金发放后,蒋河川与每个获助学生进行第二次谈话,帮助同学们制定财务计划,并告知同学们所获助学金的名称、额度、来源,倡导并指导学生给捐资人写感谢信等。

助学金评定半年后,院系老师们还要就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个人表现进行跟踪评估,和学生作进一步的交流,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评定助学金的重要参考信息。

为使认定工作更加app、合理,学校还建立了计算学生经济生活指数的模型,并将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到的学生家庭情况放进模型中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而将困难生认定工作从单一认定发展成综合认定。

三次面对面的深入谈话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对清华学生的厚爱与关心,使他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的意识,并教育学生饮水思源、回报社会,传承资助育人精神。

八千学子受益新资助体系

从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新资助体系“助、勤、奖、贷、补”的资助总额增长了62.2%。作为新资助体系的主体,助学金项目从60项增长为215项,增长了258%,助学金总金额翻了两番,人均获助学金额度也增长了217%。勤工助学年设固定岗位超过3000个,年发放报酬总额提高了37%,年发放奖助金总额翻了近一番。年发放困难补助额度增长了148%。各项无偿资助稳步增长,使得助学贷款(临时借款)总额下降了55%。十年中,共有8000余名在校贫困生获得了资助,放下经济负担投入学习生活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助率达100%。

清华大学始终强调学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直接责任,不断加大学校投入和筹款力度。在“助、勤、奖、贷、补”的资助格局中,助学金占比从29%提高至61%,助学贷款(含临时借款)占比从44%下降至12%。助学金比例的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学生毕业后的还贷压力,实现了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

多年来的清华大学学生基础调研数据显示,本科生认同“学校帮助经济困难同学应对经济问题”的比例超过97%,对“经济资助”在学校生活性资源的满意度中名列前茅。很少有学生因为经济状况产生心理负担。

未来,清华大学将继续探索完善“新资助体系”建设,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成长与发展机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1-10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