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金武
为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实施了首都科技创新券(以下简称创新券)制度。
自2014年12月出台《首都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以来,“共有1498家小微企业和80家创业团队与开放实验室合作开展了1694个创新券项目,共计使用创新券9536.5万元。”北京市科委条财处处长陈云波给出了成绩单。
汇集服务资源
陈云波介绍,首都科技创新券主要用于鼓励北京市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下属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认定的实验室及其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开展研发活动和科技创新,由政府发放,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购买科研服务时使用,收取创新券的单位持创新券到指定部门兑现。
创新券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科研活动,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与指定实验室围绕科技创新创业开展的测试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技术解决方案等科研活动给予资助。
首都科技创新券积极引入中介服务机构,帮助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同开放实验室建立联系,帮助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改变一切都要自己动手的现状,引导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利用首都优质的科技服务资源。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9月,共有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5家单位、577家实验室参与到创新券的接收工作中来。并有73家创新型孵化器、行业协会等科技服务机构成为推荐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申请创新券提供专业化服务。
精准定位促创新创业
据介绍,首都科技创新券管理办公室在管理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与改进,形成了完善的创新券工作流程和创新券经费使用流程。
创新券瞄准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创新创业,首次将创业团队纳入财政资金支持范围。通过调整核定比例来设计的扶持程序和限制机制,使政府资金更多投入到初创性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创新券支持的1498家小微企业中,注册资金0~100万元的企业占比超过半数,是申请创新券的主体。
“小微企业基本上未被财政资金支持过,并且由于经济规模、技术实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很难获得其他科技政策的资金支持。”陈云波说。
创新券首次通过制度设计将创业团队纳入财政资金支持范围。首先是设立专业服务机构;其次是创业团队通过专业服务机构凭券获取科技服务资源;最后是财政资金兑现后拨付到专业服务机构。实际补贴对象为创业团队,同时解决了财政资金无法拨付给自然人的问题。
为了提高服务效率,首都科技创新券还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管理,实现资源和需求的双向盘活。在发放环节,设立推荐机构帮助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申请创新券。
据悉,目前推荐机构发展到73家,共推荐企业1814家,涉及创新券金额13680.5万元;在使用和兑现环节,设立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实验室接收创新券。目前专业服务机构已经发展到25家。根据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创新需求,接收创新券实验室的数量也从最初的398家增加到目前的577家。
在创新券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实验室主动要求加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实现开放共享,起到了对平台资源的“反哺”作用。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北京市属高校院所的大型仪器均要求加入条件平台对外开放,同时这部分科技资源也将加入创新券工作体系,对外提供创新券服务。
此外,创新券被设计成通过互联网申请和使用的电子券,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需要在有效期内登记科研活动即在管理网络中激活创新券,而逾期未激活的创新券则自动失效,在提高创新券使用透明度的同时,使财政投入避免沉淀且更加精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构建创新创业服务闭环
“在轩辕联团队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券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我们从产品结构,到快速原型,到产品外观的第二次、第三次改进,都是因为有了创新券,才能使我们获得北京计算中心的研发服务,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功。”北京轩辕联科技有限公司马博堃对首都科技创新券的赞许发自内心。
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的实施,让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充分利用北京地区实验室资源开展测试检测、合作研发等创新创业活动,是为解决对接需求而来的“雪中送炭”。
从法国巴黎留学归国的刘挺,成立了北京询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深度搜索引擎在移动端的应用研究。因为一张小小的科技创新券,叩开了北京大学自然语言研究所的大门,加快了刘挺研发出新型搜索数据抽取技术的进度,在Web领域的分布式实时抽取系统填补了北京询达公司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研发空白,解决了该公司在此方面研发不足的问题。
刘挺表示,在困难重重的创新创业道路上,创新券的出现为北京询达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提挡加速”的作用。此后,在北京市科委的帮助下,北京询达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进行了对接。如今,北京询达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孵化版已成功挂牌,成为该公司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经有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5家单位、577家实验室的创新资源供给方主动加入到接收创新券的工作中来;有70家创新型孵化器、行业协会等多种科技服务机构申请成为推荐机构;形成了资源方、中介方、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三位一体”的创新券组织体系,在有效服务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同时,也优化了首都的创新创业环境。
在创新券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实验室主动要求加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实现开放共享,如中科院地理app与资源所接到企业的研发项目并使用创新券的需求后,主动要求加入创新券工作体系,对外开放共享资源并提供服务。中科院在首批开放50家实验室的基础上,后续又陆续开放了60家实验室接收创新券。
中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受益者。该公司成功申请到了7.5万元的创新券支持,完成了安检X光图像中目标检测方法测试,用互联网思维成功实现了传统安检明升的升级。2015年在了解到建行北京中关村分行对申请到首都科技创新券的小微企业有进一步的金融服务时,该公司立刻进行了详细了解和对接。北京中关村分行在对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是一个有潜力的“金种子”企业。没有囿于传统思维,而是有针对性地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已经进入到了综合授信阶段。两者之间的深度合作将为企业在新三板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云波表示,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通过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创新投入成本进行补贴,实现了由支持科技资源开放方向支持需求方的拓展,构建了对科技资源参与创新创业全链条支持的闭环。
《明升中国app报》 (2016-09-24 第6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