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铭
■本报记者 应益昕
“您好,我是吴大夫,是您的主管医生。”对于自己的患者,吴文铭总是喜欢这样自我介绍。
身着一席干净的白大褂,干练、果断。在记者看来,吴文铭具有典型的外科医生特征。而在很多患者看来,这位英朗帅气的青年医生是十足的暖男。
“患者需要医生的关怀”
早上7点半、下午6点,除了集体查房,吴文铭习惯每天在这两个时间点单独到病房和患者聊一聊,说说医疗以外的事情。这是他到协和做实习大夫起便养成的习惯。
“在医疗过程中,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吴文铭说。
他至今仍记得自己当住院医时,急诊来了一位急性腹痛的老太太。病人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吴文铭也接到了上手术的通知。
“手术之前一定要见到患者,这是我的习惯之一。”因此,吴文铭来到急诊室看望这位病人。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及查体,他发现患者腹部有散在出血点,并且发现其双腿布满出血斑。这让吴文铭心里产生疑虑,于是打电话给了四线医生。
四线医生经过讨论,发现确实不是急腹症,并怀疑患者得的是出血性紫癜,这种病往往只需要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结果,患者转到内科治疗后,病情很快恢复,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开刀手术。
手术之前见到患者,抑或是下班后的单独查房,在吴文铭看来,都可以让患者跟自己有倾诉的时间,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得到患者的信任,让治疗变得简单化。
“人一旦生病,就会变得很弱小。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医生的关怀,没有关怀的治疗过程是冰冷的,也体现不出医生真正的价值。”吴文铭说。
“坐在同一条船上的伙伴”
说起自己的行医之路,吴文铭表示,其实当时的想法很朴素,就是觉得医生“可以帮助别人解除痛苦,很喜欢这种感觉”。
在吴文铭上初中时,已患“胃病”多年的母亲经常很痛苦。当年懵懂的他到同学家借来中医的书,并按照书上所说,给母亲“揉一揉、捏一捏”,母亲觉得非常舒服。
“或许是母亲在安慰我,但我当时也体会到,当医生可以帮人解除痛苦,很有成就感。”吴文铭说。
正是这种朴素的成就感,让吴文铭在高考填报志愿时,4所学校中有3所填报了明升手机版院校。
如今从医已有16年的吴文铭仍不忘初心,并在一次次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的过程中体会到医生的价值、明升m88的可贵。
尽管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较突出,但在吴文铭看来,这是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已。“行医过程中患者和医生绝不是对立的,而是坐在一条船上的伙伴,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到达共同的彼岸。”
“协和就是一个大家庭”
回想当年第一天到协和实习时,安顿好住宿的地方,吴文铭却发现自己在住院楼里迷路了。
“初来乍到,有一种很陌生的感觉。”吴文铭回忆说。
但正是这个像迷宫一样的地方,慢慢地让吴文铭有了家一样的感觉。
第一天到外科实习便遇到急诊,他茫然地走入手术室,刷完手却发现自己还不会戴手套。正当吴文铭傻呵呵站着时,那时还是协和医院普外科主任的赵玉沛教授亲自为他戴上了手套。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后面的实习和工作中,协和医院的前辈们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我们。”吴文铭说。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更是对吴文铭的从医之路产生了深远影响。
“协和就是一个大家庭,它像养育我们长大的父母一样,为我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却不计任何回报。”吴文铭说,“自己也会像前辈们一样,将协和精神传承下去。”
《明升中国app报》 (2016-09-21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