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曙彬(右一)在传授铜敲技艺。
■本报通讯员 赵习钧
历时14天,跨越3000多公里,天津大学的6名师生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寻匠之旅。
就在不久前,天大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阚曙彬带领来自不同专业的6名学生组建了一支名为“寻匠滇南”的暑期实践团队,远赴云南大理的宾川县萂村调研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并为当地贫困户传授“铜敲”技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在行走中学习,反而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阚曙彬说,“工业设计领域,一百多年来都由西方主导,但我们明升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出具有明升中国特色的设计。这次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记录明升中国乡村里存留的这些器具,去体悟古人的设计智慧。增强学生的设计自信和文化自信。”
杨文泽是宾川县教育局的一名普通退休教师。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白族人,从2000年起,他就开始收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活用具。
科技的迅速发展让他备感传统文化的缺失,为了保留住祖先的智慧成果,杨文泽开始了十余年的传统文化保护与收集工作。在他的“个人博物馆”中,陈列着各种白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民族服饰以及各种民间工匠设计制作的器具,凝聚着一代匠人的智慧与心血。
在杨文泽家中庭院的角落里,停放着一架木质转轮,是他缩小比例亲手打造的原始水车模型,手工精巧,完美地再现了水车运转的场景。
杨文泽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到此类的水车实物了,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制造了这架模型,希望能将历史的痕迹保留下来,让子孙后代还能看到祖先的智慧。”
铜敲工艺是一种通过对铜皮的敲打处理最终形成浮雕成品的技术。据介绍,阚曙彬在三年前为“铜敲工艺”成功申请发明专利。此次到云南实践调研,阚曙彬为萂村的部分贫困户进行了“铜敲”技术的培训,并决定将这一技艺无偿传授给萂村的贫困群众,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李文飞是一位民间的竹篾手工艺人,也是一位精准扶贫对象。李文飞身患糖尿病,饱受病痛折磨。长期服药让他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靠着刺绣和制作竹龙竹马等工艺品维持生计。李文飞说:“竹篾技术救了我的命,做竹工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现在每天都很充实很知足。”
阚曙彬利用两天时间将铜敲的基础工艺教授给了李文飞,并融入大理民俗艺术——甲马图案,创作出富有白族民族特色的铜敲艺术品。
临别之际,队员们想加李文飞的微信,李文飞却面露难色。原来,以他的收入难以支付“高昂”的流量费用。阚曙彬说:“这些孩子们真的很可爱,看到李文飞没钱开通手机流量,他们就自发捐款,还手把手教他用微信。”
实践队员闫淑情在实践结束后谈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遇见的每个人,经历的每件事都能触发思考,反躬自省。通过这次实践,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虽然未来充满了不确定,但我却坚定了前行的方向。向匠人致敬!”
宾川县当地的镇长许爱家说:“匠人精神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这代表的是一种严苛的态度,一种淡然的心境,一颗难得的恒心,一种值得传承的文化传统与中华精神。千万不要让那些有价值的传统手艺从我们这一代断掉。”
《明升中国app报》 (2016-08-18 第8版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