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阳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简称北中医三院)的针灸微创肿瘤科,《明升中国app报》记者见到了患者虞女士。她的三阴性乳腺癌病龄已有18年之久,一度经手术治愈。但3年前癌症却原位复发,她无法再接受手术,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找到了当时还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的黄金昶医生。
常规化疗之外,她接受了黄金昶的火针、艾灸、刮痧、中药、刺血拔罐等疗法。白细胞很快升上去了,虚弱和疼痛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对黄金昶团队而言,他们所经手的像虞女士这样的肿瘤患者已经超过20万例了。
当中医遇上肿瘤:局部治疗是关键
在明升中国,约90%的恶性肿瘤患者曾不同程度地接受过中医药治疗。但是中医治疗肿瘤主要还是汤药改善部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北中医三院针灸微创肿瘤科主任医师黄金昶却希望探索一套方法,让中医真正与肿瘤“短兵交战”,达到西医一样的抑瘤效果。2010年,一件事情打开了他的思路。
有患者腿上长了一个肉瘤,在协和医院做的手术。黄金昶见到她时,这个老人已经瘦到了70多斤,虚弱得无法承受常规放化疗。当下,黄金昶就在她的肉瘤周围用火针进行了围刺。一天之后,肉眼可见瘤子缩小不少。
从那时起,黄金昶意识到,围刺很可能是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办法。“它体现了一个现代中医已经很少提及的理念:以病为腧。”
此前,中医治疗肿瘤,往往固守着“循经治疗”的思路。比如治肺癌,就沿着肺经刺血拔罐。“这种思路忽视了一点:肿瘤治疗必须体现局部针对性。”黄金昶说。比如西医,放疗和手术都是局部治疗,而当前最热的靶向治疗更是把“局部性”发挥到了极致。
反观中医,口服中药的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两个方向着手:针灸围刺和局部用药。在针灸治疗肿瘤的领域,黄金昶和他的团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除了减少疼痛、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外,他们还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包括全世界第一篇针刺治疗胸水、不全肠梗阻的论文、第一篇灸法治疗腹水、心包积液的论文等。
当微创遇上针灸,中西互补是优势
针灸微创肿瘤科,这个典型的中西医结合科室,在国内各大医院仅此一家。2015年,黄金昶到北中医三院成立了该科室,引进了擅长肿瘤介入微创治疗的医生李睿。
“在我们这样的中医院里,西医相对薄弱。但肿瘤治疗不能没有西医。”黄金昶说,“我们需要微创手术,针灸、中药、微创有机结合,中西合璧,优势互补,疗效才能提高。”
从履历上看,李睿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西医。大约在2009年,李睿发现自己经手的一部分癌症病人出现复发转移,这种情况对于只关注局部治疗效果的西医很难解释。于是他建议这些患者去找京城一些专治肿瘤的中医进行调理。
不少病人反馈,中日友好医院的黄金昶医生治疗效果突出。得知这位医生将在北中医三院成立新科室后,李睿便慕名而来。
在肿瘤的处理中,针灸更适合浅表肿瘤治疗,微创则针对深层实质器官肿瘤治疗,两种方法都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使肿瘤萎缩或坏死。此外,化疗与针刺相配合,可以使肿瘤敏感度增加,疗效明显提高。
对如今的李睿来说,“西医”和“中医”的身份界限正在逐渐模糊。“我们的合作没有太多磨合,就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医保守治疗或者复合微创治疗。”李睿说,“中心思想在于整合更多医疗手段,尽可能好地为病人服务。”
当西医遇上中医,创新融合是学问
目前的针灸微创肿瘤科有4名医生。主任医师黄金昶、副主任医师赵鹏程、明升手机版博士史晓伟负责中医治疗;副主任李睿承担西医微创手术。对每一个成员来说,中西医到底要怎么结合,是个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创新的问题。
“中医和西医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李睿说,“中医倾向模糊、发散,西医讲究精细、严谨。在肿瘤的治疗中,针对不同情况,这两种思维理念都有发挥的时机。”
黄金昶曾最早提出将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按照中医的寒、热、燥、湿分类。“中医疗法要走向世界,必须有很强的可重复性。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琢磨出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都必须是中医、西医两套系统都解释得通的。”
但由于在动物身上试验火针的强度和效果都很难保证,他现在希望借助更多的临床病例进行研究。下一步,他将与西医界同仁合作,研究火针配合化疗后,肿瘤在表观遗传水平上的变化。
黄金昶坦言,目前中西医的结合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效果差强人意。要打破这种“浅层结合”的困局,必须实现理论上的高度融合,进而发现新疗法、新思路,直接指导临床。
他提出了如下建议:在抗癌中药研究方面,应重视DNA芯片技术,利用这一技术筛选抗癌中药;对当前所有西医的诊断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中医宏观辨证;对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开展大样本研究,比较在不同阶段各方法的效果,提供不同分期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在与记者交谈时,患者虞女士说:“像我这种病情并不奢望痊愈。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治疗效果,已经很好了。”但黄金昶和他的团队希望,通过他们的钻研,能让中西医“双剑合璧”真正实现治愈更多肿瘤患者的愿景。
《明升中国app报》 (2016-08-15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