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来源: 发布时间:2016/7/15 10:49:33
选择字号:
明升中国青年报: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那些事儿

 

2013年4月26日,北京,罗彩霞在《明升中国青年报》报道对象回家活动上发言。视觉明升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视觉明升中国供图

别让“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重演

李菁莹 明升中国青年报

□评估分数与实际分数悬殊,建议考生申请查分,谨防试卷被调包

□高考分数超出志愿填报院校录取分数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建议考生直接联系该校招办核实录取情况

□对录取学校不满意、不接受的考生,建议联系被录取学校招办,明确拒绝录取并申请退档,并确认档案被退回

两次“冒名顶替上学”事件采访的幕后故事

目前,高考招生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也是各类招生骗子活动猖獗之时。笔者想起了曾经采访过的两起“冒名顶替上学”事件。

一起就是轰动一时的“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2009年3月,即将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的罗彩霞正在四处找工作,却意外得知,2004年高考后,高中同班同学王佳俊冒用她的名字和高考成绩,进入了贵州师范大学学习,并于2008年毕业,而她则面临着身份证被盗用后教师资格证书被取消等一系列问题。原来,冒名顶替者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从女儿班主任张文迪处获取了罗彩霞的高考信息,然后伪造罗彩霞的户口迁移证等证件。王佳俊冒名罗彩霞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录取。

2009年5月,罗彩霞以侵害姓名权、受教育权为由向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起诉王佳俊、贵州师大等7个单位和个人。2009年5月, 笔者被报社派遣,采访湖南邵东一中(罗彩霞和王佳俊曾经就读的中学)、邵东招考办、贵州师范大学等相关单位,明升中国青年报5月7日刊出笔者的调查报道《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内幕调查》。

由于该事件被明升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持续关注并曝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相比这起因为媒体广泛关注,得到较好处理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17年前,笔者调查采访的另一起冒名顶替上学事件,性质更为恶劣,但结果却让人遗憾不已。

1999年1月28日,明升中国青年报头版刊载了笔者的调查报道《4个班出了20个假学生》。报道起源是报社接到一封学校老师的举报信:称自己是江西国防科技工业学校(现已经改名,并升格为高职院校——笔者注)的一名职工,校方在1996年中专招生中,公然违反国家政策,把20多个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以“冒名顶替”的方式招进了学校。这些学生大多数家在农村,统考成绩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但通过关系多交钱,就顶替了别人的名字上了学。

笔者来到这个学校,对照着举报老师提供的名单,把这些孩子一个个喊出来询问情况,孩子们都很配合调查,没有隐瞒情况。而学校的领导面对事实却矢口否认,并称:学校10多年来仅发现两三例冒名顶替的事,学校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招生政策很严格……笔者的采访见诸报端后,学校到处找人“灭火”,找到笔者采访的那些学生,要求他们写检查,并清退他们,却不退还他们交的钱。学生的班主任在电话中哭着告诉笔者: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孩子。把学生清退,钱却不退,有关责任人还逍遥做着官……

这起手机版并没有在社会上激起多少波澜。那些冒名的孩子和被冒名的孩子,人生已然改变,但最后没有谁为这种改变承担责任。

已经被偷窃的未来再也回不来了

事情过去了这么久,总以为“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太奇葩,是小概率事件。而今年年初,“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又进入了笔者的视线。

王娜娜,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新安集镇新西行政村人。2003年高考后,因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落榜的她便外出打工,之后结婚生子。2015年,她发现自己当年并非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却被人冒名顶替了。当年,冒名者张莹莹的家里花了5000块钱买指标,然后张莹莹冒用王娜娜的身份证号、姓名和出生年月等信息,持王娜娜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入读周口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张莹莹毕业,获得大专学历,如今已结婚,并成为河南省淮阳县一公办学校的正式教师。

笔者好奇,顺便梳理了已经被媒体披露的“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真实注册。

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注册要追溯到30多年前了。河南新安县的张虎群,1976年高中毕业。1981年,张虎群无意中听说,有人通过冒名顶替上了大学,他怀疑自己也被人顶替了。于是,他开始上访。直到2001年,洛阳农专接到省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的来函,进行了调查,终于承认张虎群被人冒名顶替没能到校学习的情况基本属实。张虎群提起上诉,但因为找不到顶替者,无法证明学校存在过错,而且法院认为“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不能以受教育权被侵犯为由提起民事诉讼,驳回了张虎群的上诉。

对罗彩霞、王娜娜、张虎群他们而言,10年寒窗苦读,也许就为了一朝走过高考“独木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就在苦等录取通知书而未至,黯然神伤,人生失败者的阴霾如影随形之时,却不知道有人拿着他们的录取通知书,用他们的名字走进了大学的殿堂。冒名者的人生从此改变,而他们的人生也因此改写。

冒名顶替上大学,不亚于偷窃了别人的一生:之前漫长的努力和之后可能改变的未来。这种行为,怎么谴责处罚也不为过。

虽然很多冒名顶替者多年后才被发现,并受到相应的处罚,例如:“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中,冒名顶替者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而今年曝光的“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中,最终的调查处理结果是:13名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3人涉嫌违法已移交司法机关。但对当事人而言,无疑是人生的悲剧,因为已经被偷窃的未来,再也回不来了。

如何防范被冒名顶替

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从估分填报志愿到知分知位填报志愿,从手工投档到阳光高考、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网上投档,权力可以插手的空间越来越小。笔者相信,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让“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不可能再大面积发生了。

但依然有阳光普照不到的阴暗角落。尤其是信息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和农村,极有可能是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高发地区。在此,笔者想给这些地区的高考生和家长们提个醒儿,防患于未然:

一、评估分数与实际分数悬殊,谨防试卷被调包。一般而言,正常情况下的估分与实际分数相差不会太大,如果悬殊太大,考生可以申请查分。查分仅限于查核答卷是否漏改、漏统,如有误,予以更正并将查核有误科目的查卷费退回考生。申请查分的考生须到报考地的县(区)招考办办理申请手续。查分申请时间为6月24日~25日,6月26日~27日进行查分。6月27日后不再受理考生查分申请,未申请查分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查分。

二、高考分数超出志愿填报院校录取分数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如果超出分数较多,建议直接联系该校招办核实录取情况。

三、对录取学校不满意、不接受的考生,有的会选择复读,明年再考,而小部分会申请退档,期待再次被录取。无论哪种情况,谨慎做法是联系被录取学校招办,明确拒绝录取并申请退档,然后再确认档案退回。

四、一旦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要像罗彩霞、王娜娜那样坚决地维权。一方面寻求媒体的帮助,调查曝光此类事件;另一方面,请求法律的帮助,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者身份、恢复真正身份,以及赔偿损失等。冒名者所获得各种国家许可,譬如公务员资格、教师资格等,是欺诈取得,都应予以撤销。

笔者真心希望国家的招生制度越来越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阳关高考真正惠及每一位考生和他们的家庭;希望国家的法律严明完善,让冒名顶替者和相关的责任部门,受到严惩,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更高的代价。

但愿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和悲剧成为历史,离每一个人都越来越远!

(作者为媒体从业者)

更多阅读: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那些事儿

一、“手眼通天”的冒名者,竟然通过关系,将被冒名人的户籍迁出

2012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杨某考取山东财经大学,因嫌学校不好,没有去拿录取通知书。与此同时,山东女学生张某高考成绩不好,其父为了女儿能够上大学,拿出8万元寻找门路。通过层层关系,他们拿到杨某的录取通知书、学籍档案等内容复印件,以及杨某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并持杨某身份证、户口本、大学录取通知书等材料到派出所将杨某户口从灵璧县迁出。2013年,杨某再次参加高考并被北京化工大学录取。因户籍问题杨某不能办理学籍注册手续,杨某父亲到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并报警。同年10月,张某被山东财经大学退学。相关人员被判刑。

二、被冒名顶替的考生,家庭收受了冒名者的费用,心甘情愿让别人去冒名

1993年7月,高考生朱吉吉溺水身亡。死后大约10天,家里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朱吉吉被录取到湖南明升手机版高等专app校。在某领导的牵线下,其父朱铁生把朱吉吉的录取通知书卖给了同县井字镇高中未毕业的雷光仪。此后,雷光仪持朱吉吉的录取通知书顶替朱吉吉上了大学。

三、因一个冒名顶替者暴露而被挖出一批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人

2011年4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四女生王慧在办理毕业手续时被告知,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早已在教育部网站注册,注册者为新疆大学的一名学生。顶替者告诉王慧,山东的高考压力很大,录取比例很低,自己没有考上大学。但她很想上大学,就托人办了这个事情。但具体是通过谁、什么渠道办理的,顶替者守口如瓶,只是说“不知道”。

2011年4月21日上午,新疆大学法学院学生“王慧”被取消学籍。和她一起被处理的,还有该校另外17名伪造高考信息、伪造证件参加高考并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四、仍有大量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曝光后,没有得到解决

2009年,湖北孝感的王俊亮发现自己曾在2002年被湖北农学院录取。当时网上查询还不普遍,王俊亮根本不知道自己已被录取。没有参加高考的高二学生郑飞顶替他上了大学。王俊亮当年的班主任是郑飞的姨父,事后他承认亲手将王俊亮的录取通知书交给了冒名者郑飞的家长。

1995年,成绩优秀的石凤霞没有等到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黯然去外地打工;一年后,她意外发现,所在中学校长的老婆竟然也叫“石凤霞”,而且上的是师范学校。石凤霞这才知道,自己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了。顶替者的丈夫为石凤霞当时所在学校校长,他承认妻子冒用了石凤霞的学籍和成绩。妻子李大琴却称用了学籍,但成绩是自己考的。

2007年,被冒名者李帅因估分成绩不高,仅报了郑州科技学院一个志愿,但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因家境不佳,他选择了外出打工。2011年,李帅报考了北京一所民办大学,开始准备自学考试。偶然登录明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到自己在2010年毕业于郑州科技学院,这才发现自己曾被冒名顶替。

媒体2013年报道此事时,他在北京一家公司做网络优化工作,收入微薄,因没有大学文凭,应聘时总是碰壁。顶替者承认了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但不愿多讲,只是称“父母操办的”。当时警方已介入调查,后续情况未知。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