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周 炜 余建斌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6/20 10:13:21
选择字号:
浙江大学学术年会:学生也能亮相校级学术平台

 

“最高兴的是学生们表现出的学术热情和app人的潜质”

在赶往浙江大学学术年会开幕式的路上,大四学生鲍静涵的行李箱拉杆折断了——箱子太重,里头装的管道缝隙检测装置有30多公斤。半小时后,这个“重量级”宝贝作为他和团队的学术成果,在全校老师和同学们面前亮相,收获了许多赞赏。

每年5月的浙大学术年会上,不仅有学校的十大学术进展,还有一个“学生版”的十大学术新成果评选。来自全校各个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学术成果,通过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等环节决出优胜,在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与教授们的年度进展同台展示。

今年,有65件学生学术成果角逐校级学术“十大”。李浩然教授每年都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他说,项目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学生们的作品越来越具有原创、自主和学科交叉的特性。“我们最高兴的是学生们表现出的学术热情和app人的潜质。”

“关键是这个想法来自于你自己”

学生学术新成果评选20进10的时候,浙大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殷秀兴的大型风力发电系统基础研究项目,网上得票数不是很高,跌出了校级学术“十大”,这让科研圈子里的学生们很为他打抱不平。由此引出了学生们的科研之路究竟应该选“艰深前沿”还是应该“通俗易懂”的讨论。

“希望自己的研究被认可,这是很基本的愿望。关键是这个想法来自于你自己。”马上就要毕业的博士生张迪铭说,科研的自主性很重要,尝试的是自己的想法,才能让科研变得有趣和持续。

张迪铭选择做了一个酷炫的手机应用:对着手机吹一口气,手机就能告诉你身体的代谢状况。这是他在博士三年级时开始的研究:“那时,博士毕业的‘规定动作’基本上已经达标,我很想试试自己别的想法。”张迪铭选择从原来的艰深的光学纳米结构转向工程应用,最终成功实现了20进10,也让他相信应用研究拥有广阔前景。

关于前沿艰深的研究和通俗实用的研究哪个更应获奖,在校园里引起了热烈讨论,但一致的观点是:学生学术成果的评选,搭建了一个让不同学科、不同思维特质的学生走到一起的创新平台,彼此倾听,共同成长。

“做科研不要吹牛,要踏踏实实去做事”

两年前,鲍静涵、杨筱钰和刘瑞这3个浙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发现彼此兴趣相投,于是3人迅速组成一个学生科研小组。

他们的指导老师杨克己教授专门研究管道的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这个学生科研小组就想为这项技术研发一种搭载工具。“管道直径和螺距变化很大,焊缝能自动检测很有难度。”科研小组的目标,是要研发出一辆能吸附并以自由角度贴管道爬行的机器车,专门检测螺旋形焊缝的质量。

第一代模型样机是在寝室的床沿上完成攀爬测试的,“噪音很大,很多同学都来围观。”杨筱钰说,大家的好奇和对噪音的“容忍”鼓励着他们。但床沿是平的,难度太小,他们又把机器拿到厕所的水管去做测试。过了这一关,他们抱着机器去找杨教授。杨教授拿出了直径一米的一段钢管给同学们做测试,大家很激动,“终于有符合工程实际的试验台了,而且还是和同专业的研究生师兄们同在一个实验室。”

“我们之前以为,科研只要沿着一个方向走下去,肯定会有一个结果。但做了这个项目后,我们感到科研更像一棵树,你走着走着发现已经走到‘叶子’,是末端了,这时候就回过头想一想,最初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枝杈’?”鲍静涵说,他们也牢记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做科研不要吹牛,要踏踏实实去做事。”

浙大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院士认为,三年来,这个评选影响了不少学生的“人生道路”。其中的缘由,都是因为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发现了自己真正的优势和兴奋点。跨专业、宽视角的学术之风,必然会吹来让人期待的app之美。(原标题:在浙江大学学术年会上,有一个“学生版”的十大学术新成果评选 学生也能亮相校级学术平台(创新故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