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在工作中
■本报记者 陆琦
中午12点18分,记者终于等来了身着白大褂的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此时距离约访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两个小时。
“抱歉,刚好有个紧急的病人。”尽管日理万机,但具有运动健将体质的钟南山看上去还是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得知此次采访的缘起是因为荣获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钟南山打趣道:“之前五位获奖者都是各个领域的泰斗,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没法跟工程界泰斗相提并论。”
是医生,更是病人的朋友
80高龄的钟南山,日常工作繁重,却始终不曾远离一线病人。他笑称自己是活跃在第一线的“80后”。
他每周四下午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门诊,一下午看十几个病人,每个病人看半个钟头。“病人到了我这里,我就要对他们负责任。”
钟南山几十年来形成了一个习惯,也几乎是一种本能:为患者着想。
“钟院士就像病人的朋友一样。”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郑则广,曾是钟南山的博士生,实习时接触的第一个病例令他印象深刻。
他记得,那是一个哮喘病人,采用吸入疗法进行治疗。钟南山让他教病人吸入的方法,并要求他主动跟踪,了解病人每个星期治疗的效果。郑则广当时特别不理解:“病人来看病,医生开药不就行了?”
钟南山经常教导他的学生,做事先做人。“做人不是善于钻营,而是要尊重人、平等待人。”钟南山说,“对病人态度好,有了病人的共鸣和信任,病人才会配合治疗,这样的治疗效果才会好。”
无论病人是少年还是壮年,无论病人是哪种病情,即使有严重的传染性,钟南山都一视同仁。
了解钟南山的人都说,他在抗击非典斗争中主动请缨,绝非偶然为之的心血来潮,而是出自内心的召唤。
直到今天,钟南山给病人看病都是主动俯下身,把病人扶起来测血糖、做触诊,然后再扶病人躺下,为病人掖好被子。
正如一位记者在报道中写的:“钟南山对病人的态度,随时随地可以测量出来。”
一个病人就是一个课题
才下“烽火台”,又上“演兵场”。
钟南山就这样,每周坚持出门诊看病人,每周坚持查房。每逢周三上午,钟南山都会例行查房,他的学生、护士、护士长、主治医生、主任医师一溜烟儿地紧随其后。
“1992年我刚到医院,钟院士的大查房就已经开始了,至今没有间断过。”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张挪富说,“他主要是看一些诊断和治疗有困难的疑难病人,解决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
给病人看病,钟南山有一个特点。他常说,不是靠他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而是靠他组织大家来解决问题。
因为在钟南山看来,医德好最重要的涵义是要解决病人的具体问题,要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己不能解决的就找人解决。
“我其实没有多大本事。我对自己这一样懂得多一点,其他方面像心脏、胃肠、肝脏等,我根本不懂。”钟南山认真地说,“医生给病人看病,不能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每次大查房,钟南山都协调组织多学科专家,从不同角度联合诊断。“最多的时候有8000多人一起参加视频查房,其中还有国际专家,经过讨论百分之八九十都能解决问题。”
一些难度较大的病,钟南山视之为对自己学术研究的一个挑战。在临床实际操作,回到后方又进行科研攻关。
“实践明升手机版是可以比较快速地看到结果的,一边实践,一边科研。这样,对病人进行一个短时间的治疗,就会有一个科研上的认证。”钟南山说,“不能只是搞研究,主要目的还是要解决病人的问题。”
顶天立地为人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明升中国是人群死因前三位的一种疾病,也是钟南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他带领团队于1999年提出对慢阻肺进行早期干预,经过十多年磨砺,第一次从流行病学证实生物燃料可引起慢阻肺,第一次发现两种老药用于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安全有效。
相关成果被写进世卫组织编撰的新版慢阻肺全球防治指南。其中两篇论文分别被评为《柳叶刀》2008年度最佳论文和2014年度国际环境与流行病研究领域最佳论文。
“顶天立地为人民。”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博士关伟杰这样概括,“我们的选题都来自临床,再转化应用回去指导临床。”
年龄越是增长,钟南山越是想给社会多作些贡献。父亲曾经的教诲,一直占据着他的思想:一个人活着,应该给社会贡献什么?
钟南山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加快广州呼吸中心的建设。“这是我一辈子的愿望。”他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平台,为年轻人的发展以及我国呼吸疾病的产、学、研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钟南山特别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几十年如一日,他始终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平时工作那么多,他还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开讲座。”张挪富补充说,“他同时担任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的班主任,经常主动关心学生学习和思想动态。”
此外,钟南山的社会活动也很多,他常常周末都在开会、参加公益活动。“经常挨老伴批评。”钟南山笑了,“在家时间少,跟家人交流少,这方面不大合格。”
《明升中国app报》 (2016-06-01 第4版 科技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