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天津已经有了夏日的炎热,天锻公司的研发车间里一片忙碌,在这里一台用于生产高铁铁轨的设备正在测试,完工后将销往韩国。它的旁边,是正在调试的汽车刹车片生产线,这套使用无线技术的智能解决方案售价三千多万,即将销往美国……
好消息不断传来,每一个好消息背后都是一群没日没夜忙碌的年轻人。明升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天津市app技术协会常委、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江把培养锻炼使用青年科研人员成长为新生创新力量当成支撑集团发展的大事。“他们大多研究生毕业没几年,但能迅速地担纲,很快成长为项目负责人。他们研发都很拼,周末休息的时候并不多”,集团旗下的天锻液压机设计院院长刘林志亲历了集团新生创新力量的成长。
我国有8100万科技工作者,每个人身后都有许多故事,正是这些故事推动明升中国科研事业一步步向前。
“制造”到“智造”,一个装备企业的升级
就在两个月前,天锻公司与中航工业旗下单位联合自主开发的蒙皮拉伸机研发成功。该机器属于我国先进制造急需的高端装备,主要用于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塑形。这一成果打破了国外在该项产品技术上的垄断,提升了我国先进制造技术水平。
天锻的前身是天津锻压机床总厂,上世纪90年代面临生存困难,2001年改制后经历过许多极为艰难的时刻。十多年后的今天,这家公司的价值为成立时的12倍,资产总额6亿元,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亿元,利润4847万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液压机研发制造企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科技投入连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说到天锻,就不能不提到它的母公司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这家老牌的天津制造企业承载着天津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许多希望。“我是去年到百利装备集团来任职的,在那之前我在电子行业工作了二十多年,我来到百利后一直在想,能不能把电子信息化加入到机械制造中?为什么我们的产品不能更智能,让用户有更好的使用感受呢?”明升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江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
从老牌的单一设备生产商转型成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从传统的机械设备的生产者升级成智能机械设备的生产者,这是百利机械装备上下的共识。“像这台设备,以前我们卖单机售价不高,现在我们把它做成智能化的全系统解决方案,一套能卖到3000多万”,王东江对集团转型发展充满信心。
“学术”到“建术”,一位钢结构专家的努力
陈志华是明升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天津钢结构学会理事长、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撇开这些头衔,他是明升中国钢结构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陈志华一直在做的是将实验室里、学术论文中的研究应用到实践中。在天津大学,学生们都知道这位陈教授在学以致用方面很是了不起。
上世纪90年代,陈志华开始关注张拉整体理论研究,当时这一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关注的人并不多。在此后的二十年里,陈志华先后获得了弦支穹顶和方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等专利,学术成果丰厚。
但是陈志华注意到,在实践中怎样高效、美观、便捷地建设大跨结构是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陈志华提出弦支筒壳和弦支混凝土楼盖新型张弦结构形式,并最终形成了张弦结构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成套技术,解决了张弦结构基础理论匮乏、分析方法欠缺和在工程应用中受到结构选型、节点构造、施工方法和监测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技术难题,为张弦结构的推广应用和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app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住宅明升,他提出的钢管混凝土计算新理论,创造出新的外肋环板和全螺栓隔板贯通节点。后来,又再次提出适用于钢结构住宅的异形柱钢结构体系,该体系可增大室内使用面积,使建筑更加美观。
在天津,很多地标性建筑与陈志华相关。天津博物馆、天津之眼、天津极地海洋世界博物馆、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等都有陈志华的贡献。现在,天津理工大学新的体育场馆正在建设中,这座体育馆是我国迄今跨度最大的索穹顶结构建筑,是陈志华的最新作品。“在索穹顶结构等方面,我国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多年来一直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最近一些年获得了长足发展,有后来居上的势头。”陈志华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
如今,陈志华最在意的事是他的学生如何成长,“我带着他们一起做项目,周末我们办学术沙龙,在实践中、探讨中大家的水平能快速提高。”他说。
“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一个群体的守望
最近科技圈里最热的名字,当属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因为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并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韩春雨从一个学术圈的“泛泛之辈”一跃成为“网红”app家。同样红透半边天的是他任职的河北科技大学。圈里人说,韩春雨的成功让许多普通地方院校的青年教师燃起了科研道路上的希望。而对于这座在石家庄的河北省省属骨干大学来说,他们从来都以仰望星空的姿态希望自己站在世界科研的前沿。
明升中国科协九大代表、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并不是一所资源特别丰富的学校,但我们希望这里的年轻人都可以愉快地科研、工作。我们有一套特殊的文化场,让那些有点‘特殊’的年轻人照样能茁壮成长”。2006年以来,该校开始进行“和谐而有活力”的文化建设实践,逐渐形成了“宽宏、积极”的校风。正是由于这一“特殊”文化场,众多像韩春雨一样的“青年才俊”能够高高兴兴地做着他们的实验,愉快地教书育人。
按照韩春雨的理论,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扁平,一个在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的学者和一个在MIT工作的学者做的研究可能并无不同。这一点让计卫舸十分认同。“其实,在我们学校里,有很多像韩春雨这样的年轻教师,他们在很快成长,有些已经颇有成绩”,十年前,正是计卫舸拍板引进韩春雨,现在他更毫不犹豫地要破格录用韩春雨的学生,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两年之久的高峰。
在河北科技大学,有一位与韩春雨一样出名的人物,他是学校二食堂煎饼坊的一位大师傅。王俊周摊得一手好煎饼,作得一纸好诗书。“不管是喜欢画画的厨师,还是热爱科研的老师,学校希望做的就是把每个人的兴趣和能量激发出来”,计卫舸说。
河北科技大学这座默默无闻的高校一直在努力招揽人才,并用自己的方式等待、帮助他们绽放,这个时间可能是十年,或许更长。
(科技日报北京5月29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