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雯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姚建民,在采访中爆出科研任务书管理死板、连打印纸都要招标的消息,道出了许多科研人员的无奈。报销程序烦琐、项目验收程序冗杂、科研任务规定死板……科研人员研究工作中遭遇的“闹心事”着实不少。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口,科技创新一直被政府视作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科技创新时曾特别指出,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而科技创新能否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能否发展为社会生活改善的推动器,其关键在于科技人员能否最大程度地释放活力。只有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形成公平、开放的创新氛围,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科研人员的才智,为基础研究的推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提供智力保障。
但现实是,科研工作中很多行政程序的设置却与上述目标背道而驰。这些程序要求无形中成为科研人员放开手脚、专注科研的牵绊,耗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精力,成为他们不想应付却不得不应付的顽疾窠臼。
诸如科研经费报销、项目验收等要求,其初衷无外乎保障科研经费用到实处,督促科研人员万勿懈怠,从而以卓越的科技成果回馈社会。但对科研人员的“权力制衡”不能成为对他们的“能力制衡”。如果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在繁文缛节中被消解,便背离了程序设置的初衷,更无利于科技创新在“创新引领发展”的改革洪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简除烦疴,禁察非法。”这句被李克强总理亲自加进政府工作手机版中的古训,展示了政府简政放权的决心。而这项被视作政府职能转变的“当头炮”,也应成为当下科技创新领域的主旋律。
为此,在制定科研工作的各种监管制度与行政程序时,必须以服务app研究为导向,换位思考、捋顺环节、打通通道,使程序发挥监督与服务的双重作用。而这又需要将“大道至简”的改革理念更好地渗透进科研工作的管理理念中,用至简的程序设置,最小程度地干扰科研人员的研究进程,最大程度地保障科研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明升中国app报》 (2016-03-08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