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温才妃 来源: 发布时间:2016/3/3 10:22:31
选择字号:
博士生求学,导师何故买单

 

■本报记者 温才妃

最近,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王诺在博客上发表公开信《用选课人数决定博士课程好坏,文学博导不交钱就不许招博士生》。他因坚决反对学校“博导不交钱就不能招收博士生”和“博士课程选课人数少于5人就不能开课”的政策,被停止了招收博士生的资格和博士生课程。

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也让我们重新回到一个问题的讨论上,博士生导师该不该为招生交助研经费?

国际惯例,是耶,非耶?

“不交钱就不让招博士生”并不是厦大的一家之举。

早在2007年前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就出台过“导师出钱给研究生或博士生发助研经费”的规定。此举也曾引起学者的反对,甚至为了抵制该政策,一些导师出现减少招生名额或罢招的情况。

然而,随着博士生招生的变化,类似的硬性规定在高校中越来越少,更多地转变为导师的个人行为,即在经费充足的条件下,主动给学生发经费。但并不排除一些高校或多或少地保留“交钱招博士生”的“传统”。

有人说,这项政策是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在不少人的理解中,国外高校通常以项目形式招收博士生,导师的科研经费很大一部分用作博士生津贴,因此,出钱给博士生发助研经费也是“情理之中”的行为。

然而,事实上全都是这样吗?

“国外高校招博士生要由导师出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看法。”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研究员中以自己所在的高校为例,指出由于学校奖学金、国际基金项目、政府奖学金、自费生、捐助的博士岗位的存在,博导招生并不需要自己掏钱。

“如果从事基础研究,一般是从学校或者政府项目中获得奖学金,而不是导师提供奖学金。这样的课题不会给导师带来‘物质’上的贡献。相反,如果从事应用研究,基本上都是由导师提供奖学金。这些研究可能帮助导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也可能为他带来其他利益。”喻海良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记者。

对于后者,他补充道,导师出钱资助的博士生,主要是工程项目类的课题,或者相当于国内横向课题资助的博士生。还有一种情况是,导师相中了某学生,但该生没有能力从学校或者其他地方申请到奖学金,但“一般都是资质从优的学生”。

高校管理问题的折射

很显然,把导师出钱招博士生解释为国际惯例,并不能说得通。那么,明升中国高校又是基于什么目的要求“导师交钱招博士生”呢?

为了学术要求所有导师向学校交钱招生,并不能说得过去。正如王诺所抗议的,让导师交钱招博士生,“放在博导的研究完全无须博士生协助、博导对博士生只有付出没有索取的多数人文学科,完全不符合实际”。

“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学校担心博士生因经济原因中途辍学或去社会上打工影响学业,因此需要导师承担部分培养成本。”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侯定凯说。

只是,让导师分担培养成本,是否恰当可行呢?

侯定凯指出,这其中暴露了导师的职责与学校相关部门的分工问题。学生的生活保障、心理辅导、就业问题应该有相应的部门负责,如果都来找导师,导师就会难以招架。而且,“让导师上交助研费,并没有直接的育人功能。第一,学生在经济上无法真正满足,毕竟经费有限;第二,无法激励学生更好地钻研学术,学生会认为领取经费理所当然”。

事实上,无论是将课堂限制在5人以上,还是让导师交钱找博士生,只有一个真正的获益者——学校。

“博士生跟着导师做课题,确实对导师贡献不少,但收益最大的还是学校本身。博士生写论文,署名自己、导师或相应贡献者,但是作者单位一档写的都是自己所在的大学。因此,博士生不只是给导师干活,更是给学校各种排名作贡献。”喻海良如是说。

侯定凯指出,学校真正应该重视的是,如何把学生、教师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单一维度地考虑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师生利益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情况。

在他看来,类似事件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对立——决策的出台过程没有尊重学术自由,等到事后政策出台再来抗议,管理工作也变得被动;另一方面,反映出管理层没有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的差异性,不同学科专业的导师在经费资源的可支配程度方面是不同的,“一刀切”的做法难免遭遇反弹。

体量大但并非无解

如何有效地在经济上给博士生减负,选项并不唯一。

在喻海良博客的回帖中,有网友指出,因国内博士生体量大,使得高校无法完全实行自费与奖学金共同支持的政策,也没有办法集中优势资源到适合读博的学生身上,因此只能搞平均主义,出现人人有补助但又不高,都需要导师补贴的困境。

侯定凯表示,制度的设计应该有针对性,高校应重点考虑学生方面的支持系统,如扶贫性质的补助,学生可通过贷款途径去申请;竞争性的奖学金,应该奖励学术优秀者,而不是搞平均主义,这部分钱也不该由导师来出,而是该由学校设立各种专项奖学金,如此才能切实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同时可以激励学生投身学术。

喻海良认为,有效地减少博士生数量是出路之一,经费总量不变人数变少,自然人均经费、补助就高了。另外,可以多给他们提供助研、助教的岗位,如将教授的答疑课程由优秀博士生去完成,从而节省教授的时间,也间接提高博士生的收入。

“由于体量大导致没办法实行app的奖学金制度,我并不认同这一理由。”喻海良说,国内高校的博士生绝大多数是通过考试选拔上来的,一些人尽管分数高但研究水平较差。对于这样的学生,让导师提供较高的奖学金并不现实。

据介绍,在国外博士生奖学金都是采用“申请制度”。在博士生岗位申请时,不仅要证明自己学习能力,还要提交初步的研究想法,同时列出详细的研究经历、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在提交材料到学校之前,他们都与导师有过接触,导师也进行了初步的把关,如此才有可能获得奖学金。

“在未来一些年内,国内高校可以两种制度并行。一方面,通过考试上来的学生,全自费或者奖学金由导师支付;另一方面,通过申请上来的学生,实行全额奖学金制度,由学校全额支付。”喻海良如此建议。

《明升中国app报》 (2016-03-03 第6版 动态)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