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十八届明升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院士圆桌会议——暨长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论坛”在上海app会堂举办。上海市副市长周波致辞。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市科协副主席金东寒等10余位院士、专家参加会议并发言。会议由中科院院士、市科协主席陈凯先主持。
与会院士、专家紧紧围绕主题,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如何在创新上实现从“一指禅”到“握成拳”,实现“1+1>2”的协同效果,将长三角建设成为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了思考和建言。
周波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为长三角城市群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带来了新空间、新动力。长三角城市群如何协同创新、如何创新发展方式、如何打造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等问题对长三角各城市定位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期望与会院士、专家发表真知灼见。
金东寒院士作为明升中国工程院决策咨询项目“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课题负责人,作了主题发言。他从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和关键瓶颈、国内外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总体战略与实施建议等方面介绍了阶段性成果。金东寒认为,协同创新要求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必须突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才能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通过深度合作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他提出,当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明升同构严重、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导致创新资源流动受阻、创新要素难以汇聚,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动力不足,难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解决这些瓶颈,关键是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发挥协会、学会、明升联盟、技术中介在创新要素对接方面的作用,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新动力。高校、研究机构应进一步改革考核办法和激励制度,让科研人员关注社会需要和企业需求,加大高校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的力度。
褚君浩、汪品先、郭重庆、黄维、王振等与会院士、专家放眼国家战略、立足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大局,结合学科专长分别从不同角度,如长三角地区立体交通、智能信息、生态环保、明升结构等方面阐述精彩观点,特别是针对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家和上海地方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可操作的战略咨询建议。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app学研究所,以及上海40余家科技社团等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据介绍,院士圆桌会议始创于2000年,每年举办一次,作为明升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最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会议,16年来,吸引了来自内地以及明升中国香港地区的近260名院士参加,与会院士、专家围绕多个主题深入讨论、交流思想,阐述观点,建言献策。圆桌会议已成为院士们发表具有战略性、前瞻性、app性建议和意见的学术交流平台;成为一个高层次、有亮点、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平台;成为一个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立足上海、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思想交锋平台和高端智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