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马卓敏
某德媒近日报道,据全球天气预报系统GFS发布的气象数据,近期两个强气旋风暴出现在北大西洋和欧洲大陆。同时,冰岛附近出现了一个数百公里长的暖锋,携带大量暖湿空气由北大西洋向北极输送。
目前,此次强气旋形成的“蝴蝶效应”让很多人为北极捏了一把汗。相关报道称,极区地表气温已上升并接近冰点,之后还会继续攀升,就连北极熊都“出汗”了。为此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北极真的要消融了吗?
谁是罪魁祸首
“这次导致北极地区温度急剧升高的强气旋事件属于‘天气事件’。单独的‘天气事件’只是偶然出现的一次极端天气扰动,很难和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趋势直接联系在一起。”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app系主任胡永云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记者。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气候学家认为,这次强气旋风暴以及北极升温很可能与去年至今年冬季出现的、仅次于1997年至1998年冬季的强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
大气是一个流体,某个地区大气运动变化会通过波动影响到其他地区,这就是大气的“遥相关”。“厄尔尼诺的影响不仅限于热带地区,还能导致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发生变化,形成阻塞高压和强气旋风暴。这些风暴把极区冷空气输送到中纬度地区,产生寒潮,同时也会把低纬度的暖湿空气输送到北极。”胡永云解释说,如今厄尔尼诺导致的赤道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偏高,对中高纬度地区产生强烈影响不足为奇。
此次北极出现的罕见高温并非大概率事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黄刚认为,这次超强厄尔尼诺是极端气候现象,很可能会导致北半球经历暖冬,特别是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个别地区,增温会非常剧烈。他指出,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是常态化;厄尔尼诺是自然现象,2~7年才出现一次,峰值出现在冬天,两种因素叠加,外带天气系统的异常,造成了此次极端天气。
“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也是有放大效应的。”但黄刚认为这种高温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次超强厄尔尼诺将会在春季消亡,北极地区将恢复平静。
海冰融化后果
高温也带来了很多人对北极海冰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人类生存的忧虑。“海冰融化是不会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因为冰的体积比水大;而陆地上的冰川如果融化到海里,会造成海平面上升。”胡永云说,海冰能反射50%的太阳辐射,海水只能反射10%。如果北极的海冰减少了,能反射的太阳辐射就少了,北极能吸收的太阳辐射就会变多,北极温度将持续升高。“因此随着海冰的融化,北极温度也会加速攀升,这是著名的气候正反馈机制。”
“至于热带低压移向北极,只是短暂影响几天。估计北极熊只是稍感吹来一股温暖、湿润的热风,我们尚可不必过度担心。”北京大学大气与app系博士闻新宇指出,如果未来几十年间温度继续升高,海冰融化对曾依赖冰雪圈生存的陆地生物将是一场灾难。“它们不得不尽快迁徙并适应新的环境,否则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
“北极海冰的异常变化还可能导致中纬度地区极端天气现象的频发。”黄刚指出,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模式预报,北冰洋大概到2050年前后会全部融化,不过这只是在夏季。他认为该模式会有很大不确定性,这种可能性也会提前。人类要加强对北极地区的保护,特别是对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
“在未来几年到几十年间,北极海冰的融化将愈演愈烈,由此带来的对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影响,值得人类深思。”闻新宇说。
可能形成飓风
为何此次事件会备受关注?闻新宇认为此次在百慕大附近生成的热带低压气团是一次可能演变为飓风的事件,而发生时间是距离2015年大西洋飓风季(2015年6月至11月)结束已一个月的2016年1月。据他介绍,历史上北大西洋1月生成飓风的记录自1851年以来只有两次,上一次发生在1978年。
热带低压是飓风的雏形。从去年12月到现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出现了两三次迟到的飓风或飓风种子,而眼下在百慕大发展出的热带低压并非偶然现象。“之所以会出现飓风活动,是今年强厄尔尼诺的直接后果。厄尔尼诺事件显著提高了北太平洋飓风形成的可能性,而北大西洋虽不受厄尔尼诺的直接影响,但一般认为在强厄尔尼诺年,飓风和热带低压也容易频发。”闻新宇表示。
如果这个低压气团最终向东北移动并发展为飓风,会把更多的热量和水汽带往中高纬度,影响欧洲西北部、冰岛、格陵兰岛等地区。“但这只是一个天气过程,和北极地区的长期温度变化并不是一回事。”他说。
《明升中国app报》 (2016-01-19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