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今天独生子女一代的“逆商”堪忧,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今后该如何面对人生中无处不在的困难和挑战呢
“既来之,则安之”未尝不是好方法,优良的种子即使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曹操的“逆商”很高,赤壁之战,80万军队被消灭了,但是他并不灰心从头再来;刘备在宜昌与吴国作战,被陆逊火烧连营,实际只损失4万人,就一病不起,说明他的“逆商”比曹操差多了
从战火纷飞的童年到学习、工作几十年一路艰辛走来,77岁的傅廷栋院士多少有些忧心今天独生子女一代的“逆商”,“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今后该如何面对人生中无处不在的困难和挑战呢?”
在傅廷栋看来,“逆商”代表着逆境条件下克服困难的能力,“逆商”高,易成大事,“现在有些年轻人智商、情商都不错,但受了一点批评、挫折,就想不通,‘逆商’太低!”
中学时独自求学、开垦土地种红薯、点煤油灯看书的场景,半个多世纪后回想,傅廷栋仍觉历历在目。
正是少年时代艰苦的条件,培养了他愈挫愈奋的品质。他从小镇上的中专生,成长为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app院(TWAS,现称发展明升中国家app院)院士。忆及往事,傅廷栋颇为感慨,“经历过艰苦的环境,才知道机会的来之不易”。
从中专开始与农业结缘
广东人傅廷栋小学二年级的暑假,日本侵略军打到他的家乡,他和家人逃到山里躲进山洞。
五年级时,他跳级跑去考初中,考试报名费是一斤鸭子的钱,家里人说:“如果考不上就当送一斤鸭子给别人吃了吧!”
幸运的是,他通过了升学考试,从此在连滩镇的郁南县第五初级中学开始自己3年的中学生活。
新明升中国成立前的学校,条件很差。学校里没有电灯,晚自习时,每个同学自带一盏煤油灯来,摇曳的灯光恰似万家灯火,温暖着傅廷栋的少年记忆。
学校有个小图书馆,但是里面的书不多,好不容易有了一套《水浒传》,同学们都抢着看。“前面坐着几个人,后面站着一排,同看一本《水浒传》,一边看一边问‘看完了没’‘看完!’‘翻’。”傅廷栋在桌前摊开双手,模仿起当年看书的壮观场面。
初中毕业时,因为当时的师范学校不收学费还能提供生活费,他和另一个同学决定参加肇庆师范的招考,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孩走了整整一天,才到达考点罗定县,又累又饿,却被告知考试改期了。
把罗定中学教室里的课桌拼起来睡了一晚,两人带着沮丧回到了家乡。无奈之下,傅廷栋和那位同学只有报考了本镇同样不收学费的农业中专喜泉农校。随后,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
不久,农校从镇上搬迁到肇庆市,同学们一起把课桌、板凳连同磨豆腐的石磨盘一起搬上8只木船,100多位师生和工人,划了两天,到达新校址肇庆鼎湖。
1952年刚到肇庆时,学校伙食有限,正在长身体的小孩儿常常吃不饱饭,傅廷栋和几个同学一起在校园后面的山上开了一块地,“自力更生,自己种红薯吃”。
到了二年级,傅廷栋终于告别了清贫的日子——农校为学生们发助学金了。
“一等每月12块(元),二等9块,三等6块,每个人都有份,我拿了9块。”傅廷栋每个月上缴6块钱伙食费后,还能有3块零用钱,“当时做件衣服都不到3块呢!”
农校的新址坐落在肇庆市的鼎湖山风景区内。学校旁边清澈见底的溪水成为傅廷栋和伙伴们的天地,“那时候水很干净,我们一天游泳3趟。早饭前游一次,午饭后游一次,晚饭后再游一次。”1967年,傅廷栋能横渡长江,正是中专时游泳打下的基础。
兴趣是可以培养和相互促进的
从喜泉农校毕业后,傅廷栋被分配到了广东省中山县农业局横栏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正是这两年的工作经历,加深了他对农学的兴趣,让他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1955年,珠江三角洲发生大面积螟虫灾害,农民们饱受其害。当时傅廷栋和同事们天天下田调查,通过查资料、搞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防治技术。
在工作中感受到虫害之苦,农民之艰辛,傅廷栋对农业的兴趣才算是在土地里扎了根,“农民需要我们,农业需要我们,也让我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但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太少,很想进一步提高自己”。
1956年,中央动员在职干部报考高等学校,加快技术人才培养,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傅廷栋主动打手机版申请考大学,经过两个多月的复习,考上了华中农学院(现名华中农业大学)。
事实上,熟悉傅廷栋的人都知道,少年时代的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文学梦。
小时候,他最喜欢的课就是语文课,作文写得好,中学时还获过不少奖,梦想着长大后可以修读文学专业。
他爱看书,尤其是明升中国传统名著,常常读得如痴如醉。小小年纪的傅廷栋捧着厚厚的《三国演义》翻个不停,被路过的人取笑:“小孩儿,你还没有这本书重咧!”
钟情文学的傅廷栋,在与农业结缘后,在学习、工作中培养了自己对农业的浓厚兴趣,用半个多世纪雕琢着心中最美的花,成为国际上著名的油菜遗传育种专家,享有“杂交油菜学科带头人”的美称。
面对现在很多学生专业和兴趣的冲突,傅廷栋常常现身说法,“年轻人应该全面学习,不管你以后搞什么专业,都是有帮助的。兴趣可以培养,它们之间不会互相影响,甚至会相互促进。”
傅廷栋用“西游体”来进行农业科普创作,出版的科普读物《西游后记——漫游农业》,8.5万字的内容,把科普、神话、杂文结合在一起,傅廷栋力图将专业上的知识用文学的形式传播开来。
傅廷栋说,将两个兴趣相结合,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作支撑,他写的时候轻松有趣,“希望青少年能够从中学到知识、引起兴趣、激发灵感、培养app精神。”
他鼓励年轻人调整兴趣,培养兴趣,“既来之,则安之”未尝不是好方法,“优良的种子即使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智商情商之外还要有“逆商”
1972年3月20日,对于34岁的傅廷栋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但对于世界油菜育种研究来说,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傅廷栋和往常一样,吃完饭就扎进校办农场金黄色的油菜地里,“东找找,西找找,看有没有雄性不育油菜”。
结果,傅廷栋发现了19株“波里马雄性不育型”油菜,从此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油菜育种实践。作为国际上发现的“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类型Pol cms”,“为国际杂交油菜实用化铺平了道路”。
一个数字可以为此写下注脚:世界上杂交油菜应用于生产的第一个十年(1985~1994年),国内外育成的油菜“三系”杂种中,有大约80%的杂交种是用他首次发现的波里马胞质不育型(Pol cms)育成的。
在傅廷栋看来,收获的背后,既有偶然,也是必然,是学习和思考了10年之后,又寻找了3年的结果。为了这个发现,青年傅廷栋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一一排除过的油菜达几十万株。
“年轻人要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机遇。在等待机遇的过程中,正视自己遭遇的挫折。”在大学新生的迎新第一课上,他追溯过往,真诚地告诫青年一代,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仅要有良好的智商、情商,还要有“逆商”,这样在面对困难时才能泰然处之。
多年与年lc 人的接触和对他们的观察,傅廷栋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孩子特别聪明,什么东西一点就通,“智商很高,但情商不一定高,而‘逆商’更有待提高”。
在傅廷栋看来,背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独生子女一代,从小家长看得娇,人际交往较少,生活条件好,加上功课“逼得紧”,没有经历过艰苦。
大学校园里的学生自杀事件让人扼腕叹息,傅廷栋给青少年的“药方”是多读一点传统文化作品,“明升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可以从中了解明升中国的历史文化,开阔视野,体悟人生,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
一本三国,他就解读出这样的内涵:“曹操的‘逆商’很高,赤壁之战,80万军队被消灭了,但是他并不灰心从头再来;刘备在宜昌与吴国作战,被陆逊火烧连营,实际只损失4万人,败退白帝城,受不了这一挫折,就一病不起。这说明他的‘逆商’比曹操差多了!”
在一次讲座中,傅廷栋这样寄语年轻一代:“提高‘逆商’易成大事。”(原标题:傅廷栋院士:现在年轻人“逆商”太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