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立
人在小时候喜欢看名人演讲一类的励志书,成年后,便不再喜欢。年龄是把尺子,在哪个刻度,就喜欢哪种东西,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笔者并不单纯地反对在诸如大学毕业典礼上讲些励志的话。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有些人喜欢把大学的毕业典礼当成秀场、致辞当成纯粹的表演,离实际的情况越来越远,这就比较麻烦了。
为了写这篇文章,笔者集中看了一些大学校长及教师代表这两年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用一句话说,就是非常之感动。不知道这些讲话稿是出自演讲者本人,还是由他人捉刀,总之,一个切深的感受是,大学里会写演讲稿的人才真多!
感触极深的当然主要还是内容。比如一位讲者建议毕业生多用批判的眼光反思现成的结论,不要盲目服从网络“大V”和“权威”。这与其说是大学教育的真谛,不如说是作为一个研究者的基本素质。麻省理工学院历史系的叶文心教授曾经提到,麻省历史系博士毕业生留系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在学术上与导师立异,也就是对导师的学术观点进行批评。如果观点一致,则不可能被留在本系。
但就是这样的常识,还要在毕业典礼上一再强调,可见当下一般的大学各级毕业生在学术的基本素质上,已经欠缺很多。
另一位讲者或许有感于批判精神的缺乏,所以在鼓励毕业生面对未来的生活时,要求像在大学课堂里站起来对老师说“我觉得你说错了”那样勇敢。可是这样浪漫的讲法,说明这位讲者完全不了解大学的实际情况。
自从大学实行自费政策以来,学生的维权意识逐年增强,这是大学的一个实际;大学扩招后,早已不再是象牙塔,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不比教师少,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往往令一般教师自叹弗如,这是另一个实际。不过,这两个“实际”都没有导向让学生直接对老师说“我觉得你说错了”的路径。因为挑战老师的权威,需要的不仅是勇气,也需要基本的知识,而对知识失去兴趣导致的知识缺乏正是在读大学生的常态。另外,所谓的社会经验也让学生更注意“关系”,而不是怎样进行有效的学术探讨。
现在,教师在大学或研究生课堂上遇到的不是“我觉得你说错了”那样的勇敢,或者说积极的挑战,而是管你讲得好坏,都以睡觉和玩手机来表现其自尊,进行无声或者消极的抗议。
由此可见,这与“勇敢”或“勇气”无关,它涉及的是有没有挑战权威的兴趣,是如何挑战权威以及用什么方式挑战权威的问题。
上学期,笔者曾给某专业的学生作过两次课内讲座,在第一次讲座结束时,要求下一次每位同学都提一个问题,结果第二次讲座时,一半学生没有来,来的学生也无意进行学术式的提问。询问同事,同事淡然地说,这里不是北大、清华。
这还不是最奇葩的。一位行内知名的教授给博士生讲课,听课的一位博士生竟然在椅子上仰面大睡。有意思的是,到提问环节,这位“熟寐乃一苏”的学生却抢先质疑。这样“两不误”的方式,给被质疑的老师怎样的感受呢?
在课堂讨论时经常可以遇到的情况是,学生要么一上来就全盘否定他人的观点,要么仿佛手握“真理”,寸步不让,好像这不是学术讨论,而是一场关乎自身尊严和学校荣誉的辩论赛。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校开设的“讨论课”,仅看课程的名称便知道,根本无法展开讨论。
说了这么多,笔者不过是想说明,一些校长或教师代表在大学毕业典礼上引经据典、语不惊人死不休时,有没有想到或者直面大学的实际?殊不知不接地气的话讲多了,其效果往往可能适得其反。因为任何说法一旦与实际脱离得太远,就要么会让人嗤之以鼻,要么就假装信以为真,一言以蔽之,都会产生“说什么都没用”的牛皮糖效应。这样下去,不仅是大学教育,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很难随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小时候看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就职演讲,颇不理解他为何这样谦卑地说,得知任命的消息后使自己焦虑不安。马齿渐长,才知道说任何话的时候都不能不存平等而谦卑之心,不能不与自身、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否则就是在秀场上假扮稻草人,随风摇曳、空洞呼号,至少在说服力上就打了折扣。
古人云:反求诸己;又云:知行合一。这两句话比华盛顿的就职演讲早了不知多少年。
《明升中国app报》 (2015-08-06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