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王思远 张光辉 卢义杰 来源:明升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7/15 11:09:44
选择字号:
四川医科大学一院长6篇核心期刊论文遭质疑

 

实习生 王思远 张光辉 本报记者 卢义杰 《 明升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7月15日 05 版)

近日,四川医科大学(原泸州明升手机版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田耘被指在学校官网简历的科研成果中,出现6篇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的“假论文”。但田耘回应称,上述论文均发表于增刊或论文集,所以无法在网络数据库上查到,“不是造假,是信息不全的问题”。

截至7月14日晚记者发稿前,该院官网已将被质疑的论文后标注“增刊”或“某某论文集”,并将其余学术成果注明第一作者或独著等字样。

网友截图发帖质疑

质疑的网帖发布于7月10日下午。发帖者网友“临风三弄”称,田耘“编造假论文换取教授职称和行政岗位”,并附上了学校官网上田耘简历截图。

截图中“主编的书籍及主要科研论文”显示,田耘共有6部参编著作、发表16篇论文,其中7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而这当中有6篇被指“根本不存在”。这6篇论文有两篇来自《求是学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此外《扬州大学学报》和《教育理论与实践》上也各有两篇论文。

发帖者称,以《大班英语教学条件下的学生全员发展》为例,该论文据称发表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05至107页,而实际上该期99至107页刊发的论文为作者陈刚的《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另一据称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6期第11至13页的论文《词汇教学中语境问题新探讨》,相应位置的论文其实是《现代性语境中的道德教育》,作者张夫伟、娄立志。

明升中国青年报记者核实发现,田耘在官网简历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共计4篇,并且,这4篇在明升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中无法查到。

另两篇同样无法在数据库中查到的论文,被指“无中生有”。简历中的论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据称发表于《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191至193页,然而,该期《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app版)》共128页,《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共96页,均离191页差距甚远。

而论文《理解与产出合二为一的口语训练策略》据称出现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9期,但事实上,该期刊为双月刊,全年只有6期。

发帖者回复明升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发现如今学院官网的田耘简历已作修改,科研成果等介绍完全不见了。

该校已关注此事并修改其简历

截至7月14日傍晚,官网已删去田耘简历中“app研究”“获奖情况”“主编的书籍及主要科研论文”3部分的内容。

“整篇帖子都是不符合实际的,我所有的论文都不是虚构的,只是信息不全,有的发表在增刊,有的发表在论文集。”7月14日上午,明升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联系到田耘本人,他表示学校已关注此事,校科技处、纪委已把论文拿去调查,结果是论文并非造假。

公开资料显示,增刊是期刊遇有特殊需要时临时增加的篇幅或册子。就当前普遍情况来看,增刊的论文通常不会被明升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收录,增刊论文的质量总体不如正刊,所以,一些高校评定职称时对增刊的论文不予认可或降级认可。一些高校官网公示的教师资料中,如果论文发表于增刊,简历中会特别注明。

田耘表示,自己没有将论文用于评职称或换取行政岗位,“评院长根本就没有论文的要求,评教授职称肯定需要论文,但没有要求论文具体的数量”。

他称,在评职称的时候,已经主动说明了这些论文是发在增刊,“我们学校很严的,要审查的”。但是,放在学院网站介绍的时候,“他们把那几个字就删去了”,田耘推测,此举可能是“为了编排好看”。

“网上出现一些说法后,学校内部宣传的管理人员就干脆把那些信息都去掉了。”田耘解释,他不了解“app研究”“获奖情况”和“主编的书籍及主要的科研论文”3部分信息被整段删除的原因,“反正不是假的,就不管了。交给学校认定,认定之后那些信息肯定还是要补回到官网上去的”。

相关期刊与当事人各执一词

那么,前述论文是否刊发于学术期刊的增刊或论文集?明升中国青年报记者随后采访了相关期刊编辑部。

“我们现在没有增刊,没有论文集,增刊十多年不办了,如果说是2006年第6期的增刊,它肯定是假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杜敏表示,之前曾有人假冒学报名义创办刊物、征集稿件,编辑部为此还报过案。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工作人员也称,他们在2012年曾经出过增刊,但增刊是一年一本,不可能出现前述简历中提及的“2009年第9期”的情况,“曾有杂志冒充我们出假期刊,我们也查过”。

《求是学刊》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他们除了正刊以外没有增刊。

不过,《扬州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编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确实存在增刊,但无法核实2010年的增刊是否刊发过前述论文。并且,同一本增刊,有可能一个作者发表两篇论文。

田耘告诉明升中国青年报记者,学校科技部门已经把论文收走调查,目前结论是增刊,“增刊和论文集都交到科技处去了,无法提供照片”。他表示,自己暂时并无出面澄清的打算,“都由学校做主,学校宣传部门会做安排”。

7月14日傍晚,四川医科大学宣传科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可对外披露的消息。对于调查过程、调查结论、论文是否刊发于真实的增刊或论文集等问题,记者按其要求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7月14日晚9时许,记者发现该院官网田耘简历的科研成果部分重新出现,并进行了众多修改。记者注意到,被质疑的6篇论文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后注明为2006年增刊,《教育理论与实践》分别注明为2009年的两个不同论文集,《扬州大学学报》分别注明2009、2010的两个学术专辑,《求是学刊》后注明了2007年增刊。另有一篇未被质疑的论文刊发刊物后也补充了“某某论文集”字样。此外,新版本的学术成果部分删除了具体页码,增注了文献载体代码,更符合学术规范。

记者注意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求是学刊》编辑部工作人员此前表示目前并无增刊。对此,田耘表示,可能是工作人员记错了,他称,增刊上还有很多名牌大学教授文章,不可能有假。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本报北京7月14日电(原标题:四川一大学院长6篇核心期刊论文遭质疑 当事人回应:发于增刊而非学术造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