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 |
王东晓等提出印度洋赤道潜流新观点 |
|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陈忠)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王东晓领衔的团队及其合作者,利用观察数据并结合数模,系统阐述了印度洋间歇性赤道潜流(I-EUC)的特征,并且提出了I-EUC夏秋季依旧存在、不受印度季风降雨强度影响的新观点。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物理海洋学杂志》。
据介绍,I-EUC在冬春2~4月出现,夏秋8~10月再生,但其强度显著减弱。潜流主体通常位于60~200米水层,流核位于20摄氏度等温线附近,流速一般为50~60厘米/秒,最大可达120厘米/秒。不同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永恒的赤道潜流,间歇性I-EUC呈复杂时间和空间变异特征,一直是海洋学家研究的难点。
此次研究人员发现,强I-EUC主要出现在每年冬春的2~4月,贯穿整个印度洋赤道海域。在西部,I-EUC主要由东风直接强迫的赤道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所致;而在东部,东边界反射的罗斯贝波起支配作用。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年份的夏秋季I-EUC都会再生。I-EUC几乎常存于西印度洋,在正印度洋偶极子(IOD)年,也会出现在东印度洋。而西风异常导致的西向压强梯度力及西向次表层流,是EUC在东印度洋负IOD年和非IOD年消失的原因。
《明升中国app报》 (2015-07-13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