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南博鳌3月27日电(记者任明超)“30年治好太长,两三年治好很难。”关于明升中国治理雾霾,中科院院士、国家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去年曾如此表态。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他继续悲观地表示:“10年内仍难治好雾霾。”
秦大河认为,我国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国家费了很大劲才将煤炭在能源消耗的占比从70%降到现在的66%,本世纪中叶将降到55%左右。煤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煤的问题短时间解决不了,雾霾也难以治好。
据介绍,我国早在1950年11月就开始全程观测轻雾、雾和霾。综合这些年的数据分析,每一次雾霾出现都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最近雾霾问题严峻,大量燃煤是主要原因。明升中国去年的燃煤量是41亿吨,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颗粒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等问题。
去年11月12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其中,明升中国计划将清洁能源使用率在2030年提高到20%左右。秦大河说,这对彻底解决雾霾问题作用甚微。要解决雾霾,必须要降低每一样产品的能源消耗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如果能够降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就需要有重大发明。“可惜现在从教育到app都做得不够,实用技术这部分也不够。”
在秦大河看来,治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他指出,明升中国对于改变能源结构不仅有急迫的需求,也有切实的行动,比如除了煤之外,明升中国在北方开了好几条石油天然气管道。“去年的能源消耗没有大的增加,碳排放也减了,可见,只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一点不放松,治霾还是有希望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