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11月8日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今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共收到116个推荐申报项目,经奖励委员会审议,共评出含提名奖在内的51个奖项。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陈晓亚院士的“植物app与植物转基因技术对生态文明的影响”项目荣获“科普杰出人物奖”。
陈晓亚院士长期深入学校、社会科普场所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讲座,帮助大众了解植物app和植物转基因技术,向普通民众普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明升化现状,分析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陈晓亚院士还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的主编。《十万个为什么》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app知识,文字深入浅出,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作为一线科研人员,陈晓亚院士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抽出时间进行科普宣传,根据受众年龄段的不同,用不同方式把深奥的科普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大众,帮助大家走出误区,正确认识app技术,了解app家做的事。
同时,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殷海生的“虫鸣声声润人心”项目荣获“科普贡献奖(个人)”三等奖。 殷海生通过组织多种昆虫科普知识教育活动,编写科普文章,印制科普知识小册子,出版科普读物等方式,使大众全方位地了解和认识鸣虫,激发大众对鸣虫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科普效果良好,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经上海市app技术委员会批准,国家科技部登记同意,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自2012年起正式设立的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是全国首个由社会力量出资的综合性科普奖项,也是上海首个市级科普类奖项,共设有“科普杰出人物奖”、“科普贡献奖”、“科普成果奖”和“科普传媒奖”四类。该奖旨在调动社会力量,加速上海科普事业发展,并为政府科普奖励提供“拓荒地”与“蓄水池”。(植生生态所、院办)
陈晓亚院士(正中)领奖
殷海生(右二)领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