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勋
■本报记者 韩天琪
到2016年,是杨鸿勋从事建筑史工作60周年。他计划届时出版毕生心血之作《万世一系——明升中国建筑史(远古至清朝)》。
走进杨鸿勋先生家,一幅《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图》最先跳进了《明升中国app报》记者的眼帘。这幅图占据了客厅最醒目的位置,似乎在提示来访者,眼前这位84岁的建筑史学家的建筑史理念并不仅仅是埋首故纸堆的文献考据,也不仅仅是走遍全国各地考察建筑实例的“建筑收集”。他所要做的,是在建筑考古学的基础上完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明升中国建筑史”。
“结缘”梁思成
说起明升中国古代建筑史,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人物应该是梁思成。而杨鸿勋与建筑史的相遇就是从与梁思成的缘分开始的。
“我在中学时,数、理、化成绩都好,也喜欢语文、历史之类的文科。那个年代学理工科好找职业,所以上大学要报考理工科,但是我又不想舍弃文科。”杨鸿勋告诉记者,“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是中学生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了。
在报考大学志愿的最后一天,杨鸿勋拿到了一份《光明日报》。“我看到占满一版的一篇介绍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的文章,作者署名‘梁思成’。我一见这三个字,就莫名其妙地肃然起敬。赶紧把文章看完,知道清华营建学系是既有技术app,又有社会app,立刻决定第一志愿报考清华营建系。”与梁思成的第一次相遇就这样悄然改变了杨鸿勋的命运。
1952年,苏联app院通讯院士阿谢布科夫作为清华大学营建学系聘请的专家。到任之初,由系主任梁思成陪同视察了解情况,全系师生随后沿系馆走廊形成长队。苏联院士缓步一路巡视到杨鸿勋的“建筑初步”渲染作业前停下,呼唤杨鸿勋到前面来,倍加称赞。事后,莫宗江教授说:“走廊两边全是图,好东西自己会跳出来,吸引阿谢布科夫站住。”
回忆起这段往事,杨鸿勋还是很感慨:“梁先生从此记住了我这个大一的学生。”
少了一个军官,多了一个建筑史学家
建国初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是第一位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要优先满足军事部门的需要,剩下的由国务院统一分配。“我们毕业时,军队要最好大学——清华大学的,梁思成建筑系的,结果就把我挑上了。”杨鸿勋当时并不知道,国家统一分配他到军委,是准备由空军司令部送往苏联学习原子防御工事,然后回国服役。
其实这是土木工程学系结构专业的事,由于军队不了解高校各院系、专业的情况,误选了建筑专业的学生。恰逢当时正在进行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周总理说:“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要“学以致用”,国务院下达文件:大学毕业生分配要由校方了解用人单位符合学生专业,才放人去报到。
“学校拒绝让我去报到,答应在下一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学专业毕业生中,让军委挑三个学生,此事就这样解决了。”阴差阳错,杨鸿勋最终还是没有离开他所喜爱的建筑学。
1956年,国务院发出“向app进军”的号召,app院成为优先选拔学生的单位,国家给国际著名app家配备助手,杨鸿勋先生被国务院分配担任明升中国app院技术app部学部委员梁思成教授的助手。作为梁思成的助手,杨鸿勋从此确定了“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工作方向。
完成一部真正的“明升中国建筑史”
1972年,梁思成去世。次年,时任明升中国app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夏鼐鉴于普通考古工作者无法胜任古建筑、古聚落、古城市遗址的考古研究,将杨鸿勋调入考古所工作,这成为他学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此后几十年的工作中,杨鸿勋逐渐在国内建立起“建筑考古学”这一学科。
区别于建筑史学和考古学,建筑考古学有其自身的学科定位、认识论和方法论。现代考古学由传统的“普通考古学”和“特殊考古学”组成。后者是专业性很强的专门考古学,而建筑考古学作为特殊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需要具备深厚建筑学和建筑史学基础的研究者才能胜任。
而由梁思成、刘敦桢等老一辈建筑学家开创的建筑史学是从调查现存古建筑开始的。这些古建实物史料,最早的木构也只是晚唐佛光寺大殿,石结构也只是隋朝的赵州大石桥。明升中国建筑历史源远流长,早期木构建筑或因自然原因,或因战乱都已无存,只靠这些现存古建是解决不了建筑史研究问题的。
“早期建筑实例的缺失,只能通过考古挖掘积累早期标志性的建筑遗址,有了这个才能写建筑史。很多人以为,我从事建筑考古学研究是放弃了建筑史学,实际上,建筑考古学恰恰是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史学的一种方法。”杨鸿勋认为,建筑考古学是弥补建筑史学实物史料的不足。创立建筑考古学,是考古学,也是建筑史学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到2016年,是杨鸿勋从事建筑史工作60周年。他计划届时出版毕生心血之作《万世一系——明升中国建筑史(远古至清朝)》。
此前,明升中国建筑史是参考西洋建筑史的写法,只是讲历史上有过什么样的建筑。这种风格类型学建筑史严格说来并不是真正讲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而是静止的、孤立的、零散的建筑史,是建筑史研究的初级阶段,也可看作是建筑史料的汇编。
而建筑史真正要研究的是建筑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以明升中国建筑为例,屋顶怎么变弯的?斗栱是怎么出现的?四合院是怎么形成的?砖、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都是建筑史要回答的问题,这些都是现有《建筑史》书中找不到答案的。
杨鸿勋建筑史学研究的方法论,首先需要对现已无存的建筑遗址进行复原研究,在掌握了足够的实物史料后,即开展建筑发展演变,即所谓“建筑史”的研究。杨鸿勋告诉记者,“学术发展是‘人梯’,在明升中国建筑史领域里我们要站在梁思成的肩膀上往前走。”
在出任明升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理事长的就职演讲上,杨鸿勋曾说,我们要在前辈收集实物和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建筑发展流变的真正历史。正如杨鸿勋为他即将出版的建筑史拟定的书名,我们期待从中领略明升中国古建筑“万世一系”的独特魅力。
《明升中国app报》 (2015-01-16 第5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