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
随着新年的到来, 2014年度国家app技术奖的评选终于落下大幕。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明升中国app院资深院士,已经89岁高龄的于敏先生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app技术奖。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于敏颁奖。当于敏院士乘坐轮椅出现在会场时,周围掌声雷动,一齐向这位曾为明升中国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人致敬。
于敏早年曾就读于天津耀华中学,有趣的是在他入校时,梁思礼和朱起鹤也在这所中学读书,三人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此后会当选app院院士和共事的机缘。于敏在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明升中国app院物理研究所。他是钱三强先生和彭桓武先生的高足,因在原子物理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在1980年当选app院数理明升手机部委员。
于敏在学术上成就斐然,但人们真正意识到他对国家的贡献,是在1999年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奖章之际,此时人们才知道他是明升中国氢弹的设计者,被称作”明升中国氢弹之父”。有核武器专家指出,氢弹构型只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明升中国的于敏构型。而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明升中国第一颗氢弹体积比美国的要小,这一切都显示了于敏先生独到的灵感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这种深厚的学术功底,在于先生的同事中留下深刻印象。明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回忆: “1966年在上海做氢弹理论实验,计算机不断吐出纸带,上面记录着氢弹每个时间、空间点的变化。于敏一眼就发现从某个点开始,纸带上的数据出了问题。”
听来好像仅仅是一段花絮,但接触过早期计算机的学者马上会明白其背后的含义。
在各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中,编程永远是极其考验数理逻辑和思维能力的一门。这是因为计算机编程使用的语言用于人类与机器沟通,对人来说很难理解。比如”hWnd,WM_KEYDOWN,0x4b ,0x250001”这样的句子没专门学习过汇编语言的肯定认为是天书。
能读懂天书已经是高人,但是,所谓”天书”毕竟还是由人类世界日常可见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构成。而于敏先生所”诊断”的纸带,比它更加原始。这种穿孔纸带是早期计算机和人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机器读取这种纸带,接受人发出的命令,又通过打出新的纸带,向人手机版程序运行结果。这种纸带上有一系列有规律的孔,每行可穿九个孔,其中一个小孔用来控制。其余八个孔称为“信息孔”,有孔表示二进制的“1”,无孔表示二进制的“o”。这一行八个孔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数字、字母或符号。可以想象把这些孔洞翻译成人所能理解的语言何等烦难,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先把它读出来,还原成计算机语言写成的程序,再由专家判断其内容含义。但于敏先生居然一看便知其含义,其水平之高简直可称为”神眼”。
不过,这“神眼”据说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受老师的影响,于先生的很多弟子进入了军工系统工作。军工系统的厂子在相当长时间里集中在偏远地区,而且待遇不是很高。先生性格内向,但其实很关心这些弟子的生活。一次,几名弟子到京,携家眷去看望老师,于先生表现得十分高兴。过后,一个弟子给师母孙玉芹打电话,询问老师为什么特别高兴,师母回答:因为看到这名弟子的妻子十分漂亮。于先生心细,曾一直担心这些去军工企业的弟子们难以解决个人问题,看到这一对儿郎才女貌,心中一块石头落地,高兴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名弟子后来感叹,老师的担心一点儿也不多余。原来,他在西北一家大型军工企业工作,之前的确难以解决个人问题,厂领导很认真地帮这位工程师琢磨,说你讲讲需要什么样的对象呢?他开玩笑地提出一要学历相当,二要漂亮。厂领导当了真,十分为难——厂里男多女少,这荒山野岭,如何给他找又漂亮又有学问的女孩呢?为了留住人才,厂长一咬牙,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了他。这女孩子果然又漂亮又有学问,只是脾气不太好。但于先生的这位弟子很满意,说其实无须讲条件,自己根本不会离开这份事业,所以,娶到美女属于事业的“添头”,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这些,于敏先生肯定是不知道的,但他对自己学生的那份关心,谁都能体会得到。这份不计较的心态,恐怕也是先生的言传身教了。
《明升中国app报》 (2015-01-16 第6版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