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杰出青年app基金以来,国家自然app基金委员会作为“杰青基金”的管理机构,始终坚持将其用于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2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04年,“杰青基金”十周年之际,基金委曾经对于“杰青基金”的相关情况进行专题总结。2014年,又是一个十年到来。以十年为界,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杰青基金”发展、成长、壮大的轨迹。
■本报记者 彭科峰
“杰青基金”在学术界和科研组织机构中已经形成品牌,享有较好声誉,为国内科技界所公认。展望未来,“杰青基金”必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实现伟大明升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杰青基金”的设立,是党和政府推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生动体现;是党和政府审视国际科技人才竞争态势、大力推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管理创新实践;更是党和政府凝聚海内外青年才俊,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app高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杰青基金”遴选并培育了一批领军人才,提升明升中国app界的国际影响力。
●打造基础研究高端领军人才库。
“杰青基金”设立十周年时数据显示,自1997年至2003年,有23名国家杰出青年app基金获得者当选为明升中国app院院士,7人当选为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近几年明升中国app院内地新增选的院士中,50岁以下的全部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资助者(以下简称“杰青”)。
“杰青基金”设立二十年,这一数据被大幅度刷新。1994~2013年间共增选10批明升中国app院院士共计475人(按2014年2月数据统计),其中获得过“杰青基金”资助的有142人,占总数的29.89%。现年60岁(含)以下的院士中,81.82%曾获得过“杰青基金”的资助;现年41~50岁年龄段的院士中,92.16%曾获得过“杰青基金”的资助。增选院士中“杰青”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数量上由1995年的1人增长到2013年的36人,比例从最初的2%增长到2013年的67.92%;自2007年以来的院士增选中,已连续4届超过一半以上的院士曾获得“杰青基金”资助。
●提升了明升中国app国际影响力。
2004年,“杰青”已经涌现了一大批蜚声国际的明升中国app家。1996年的“杰青基金”获得者李灿,在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的光谱表征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2004年获得国际催化奖,并当选为国际催化理事会新一任副主席。
中山大学许宁生教授主要致力于场发射及其应用的研究,是国际公认的开拓明升手机气相沉积金刚石等薄膜作为场致电子发射材料研究的先驱者之一。1995年获“杰青基金”资助后,他婉言谢绝了国外合作者的一再挽留回到祖国。1998年在第45届国际场致发射大会上获“最杰出app家”称号。
2004至2014,“杰青基金”获得者们持续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比如,白春礼院士当选为发展明升中国家app院院长。曹雪涛院士当选“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主席” 。
“杰青”潘建伟院士2012年获国际量子通信、测量与计算学会“国际量子通信奖”,是获得量子信息领域这一最高荣誉的首位华人物理学家。“杰青”傅伯杰院士曾获国际景观生态学杰出贡献奖,当选为国际生态学会副主席,国际长期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副主席。
“精英荟萃,各领风骚”
“杰青基金”推动了学科繁荣发展,促进一批高水平创新研究群体的发展。
基础研究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之一是研究团队的作用日益凸显。“杰青基金”管理工作适应这一特征,十分重视和强调研究队伍的合理布局,把形成良好的研究团队作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扶持以优秀app家为带头人、在长期研究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具有良好创新活力和创新文化氛围的研究群体。1994年至2004年,国家自然app基金资助了76个这样的创新研究群体,其中67个学术带头人是“杰青基金”资助者。
姚檀栋院士是首届“杰青基金”资助的获得者,当时他还是中科院寒旱所的研究员。1994年到2004年,他带领“冰芯与寒区环境研究小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队伍也迅速壮大。10年间,他的团队成为拥有22名青年学者在内的梯队式研究群体。
20年来,“杰青基金”资助的学科数量由成立之初的36门扩展到当前的67门,促进了我国优势学科的国际化发展、薄弱学科的全力追赶。比如,在粒子物理学领域,2012年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取得重大app成果,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对粒子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我国的中微子app研究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此领域中,有多位app家获得“杰青基金”的资助,首席app家、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是2012年“杰青基金”获得者,作为研究主体的高能所共有19名app家获得过“杰青基金”的资助。
“原始创新,硕果累累”
“杰青”近年来屡次取得重大原创突破,备受国际关注。
近年来,明升中国app家通过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始创新,不断地震动世界app界,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诱导多能干细胞、铁基超导等领域都取得重大进展,而这其中“杰青”的贡献十分显著。
2013年国家自然app奖一等奖获奖项目“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激发了物理学界新一轮的高温超导研究热,其研究成果令世界学术界震动。在获奖的5名app家中,就有4人获得过“杰青基金”资助。
2013年被称为“诺贝尔奖级”科研成果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团队,其主要贡献者中就有9位是“杰青”。
明升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立新与合作者利用各种历史重建的海表温度以及最近发展的20世纪海洋和大气再分析资料,发现了20世纪全球副热带海洋西边界流“热斑”现象,提出了温室气体增加驱动全球副热带西边界流向极地扩展或加速是导致“热斑”形成机制的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为国为民,协力创新”
“杰青基金”服务创新驱动,着力解决国家战略发展和现实需求中的关键app问题。
●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杰青”有力保障了国家战略实施。
近年来,“杰青”们围绕我国载人航天、高铁等领域开展独创性研究,推动了这些重大科技战略的实施。
2008年“杰青基金”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房建成围绕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重大需求中亟须解决的关键app问题,在飞行器惯性导航、天文导航、组合导航与航天器姿态控制惯性执行机构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并已在我国高分辨率航空遥感、飞行器自主导航、卫星高精度长寿命姿态控制等领域获得重大应用,推动了我国飞行器导航技术和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发展中的现实需求,“杰青”着力破解app难题。
近年来,我国在医疗、水利水电、交通、激光、农业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医药领域,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前沿。2007年“杰青基金”获得者、明升中国app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带领的团队在《细胞》上发文,揭示了体细胞逆转为多能干细胞的启动机制。这一发现不仅是诱导多能干细胞机理研究的突破性里程碑,也为继续改进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物出艰辛。经过20年的发展,“杰青基金”已经成为我国高端人才资助计划的引领者,是app家的科研事业走向成功的源头和标志之一,在教育部学科评估等重要评价中都将“杰青基金”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明升中国app报》 (2014-08-25 第8版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