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慈鑫 郝玥 来源:明升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4-7-27 11:00:08
选择字号:
不达标的大学生将无法获得毕业证,引发一场关于“学业vs体质”的讨论
中青报:毕业证挂钩高校学生体测治标不治本

 

 
 
 
CFP供图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其中规定“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这意味着,体测不达标的大学生将无法获得毕业证,因此立即引发了一场关于“学业vs体质”的讨论。记者近日采访了多名大学生、高校体育老师和专家,多数人认同新政策,相信新政策实施后,多少能对提高学生体质发挥一些作用。但很多受访对象也担忧,光凭一纸政策,很难真正改善学生体质,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毕业证绑架体测的做法,很可能在实际操作中走入歧途。
 
光有政策难改造假、替考现状
 
体质测试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学生应付体测有各种招数。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小宋坦言,“我开学上大三,体育成绩从来都是买到的,体测都是形式,很容易过关”。所谓买体育成绩,其实就是花钱找人代测、代跑,由于很多高校在进行体育考试和体质测试时,往往是好几个班的学生同时进行,很难进行认真的身份核实,找人代跑早已成为很多大学生顺利通过体育考试和体测的捷径。除此之外,大学生还有各种应对体测的方法,比如小病夸大,找老师说好话等。吉林大学大三学生孙文超因此提出疑问,“体测和毕业证、学位证挂钩,体质测试就成了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各种造假、替考、行贿受贿、暗箱操作等现象如何防范?”
 
可能正是见惯了体育考试、体质测试中泛滥的虚假现象,记者采访的大学生,即便一致认为学生体质应当加强,大多数人还是不支持教育主管部门以毕业证绑架体测的做法。
 
郑州大学大四学生晨辉认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氛围应当更加浓厚,“光有政策远远不够,还需要舆论引导和大环境支持,或者强有力的实施,若执行跟不上政策,只能是空谈。”北华大学大二学生高鹏程表示,教育主管部门期望通过新政策提高学生体质的动机是好的,但做法是错误的,学生体质下降是由于体育本位的缺失,是明升中国教育体制下多年重文轻武的后果,是各级学校出于各种顾虑不积极推动体育运动开展、导致学校体育活动因噎废食的后遗症。“想提高体质,更应该在平时做出改变,促使学生走出宿舍,而不应该用‘一刀切’的办法强迫学生作出改变。教育主管部门出台这种政策,是计划思维的体现”。
 
与毕业证挂钩未必能督促锻炼
 
然而,如果不用毕业证来“要挟”,大学生会重视体育运动,主动加强锻炼吗?
 
已经大学毕业的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王应,在校时曾辅助体育老师做过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需要外部督促手段来提高他们的锻炼意识,“当时参加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看到的测试结果真是太差了。体测与毕业证挂钩,有利于督促学生去锻炼。可能现在学生都在抱怨,但这个政策将来的影响和效果,肯定是对学生有益的。”
 
“学生体质状况连续下滑,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必须要采取一些强制手段来抓。”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长期从事高校体育工作,他表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抓就有效果的”。
 
“学生反对毕业证与体测结果挂钩的声音比较大,这实际上正是多年来体育不受重视的体现。”王宗平表示,“为什么没有人质疑大学生学业不及格就不能毕业的政策,却对体测不合格就不能毕业却有那么大的意见呢?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难道不需要一副合格的体魄吗?”
 
王宗平表示,按照国家现在的标准,大学生只要平时有一定的锻炼量,体测是很容易达到50分的,“我相信,99%的学生拿到体测50分都没有问题。”
 
学生这么怕体测,也是长久以来不重视体育锻炼,导致对自己的身体素质严重缺乏信心的体现。
 
让学生真正参与锻炼才是正解
 
一方面是学生不运动、怕体测,另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希望学生运动起来,顺利地体测过关。矛盾很明显。
 
更大的矛盾是,教育部门希望体测不是目的,但对很多大学生来说,通过体测却又成了目的。
 
“根据我的观察,现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有20%就不错了,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基本不运动的。”王宗平表示,“学生平时不锻炼,到体育考试和体质测试时当然很难合格。”
 
在教育部新颁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里,除了规定学生体质测试不到50分将不能毕业之外,还对学校日常开展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做出要求,例如“必须为一、二年级本app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等。
 
“最大的问题在于,学校平时能够做到开足体育课、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吗?”王宗平表示,根据他多年来对高校体育活动的了解,国内很少有高校能做到。
 
因此,也有高校体育老师对毕业证与体测结果挂钩的做法提出严重质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老师吕梅认为,“仅靠这个政策是不可能改变现在学生体质差的问题,只会让学生变换花样地想办法找漏洞,把体测成绩弄及格,这完全违背了体育锻炼的意义。不要为了应付政策而去临时抱佛脚。我一直认为体质测试成绩和升学毕业等挂钩是对体育的一种侮辱,提高体育老师地位和待遇,增加体育课内容,提高学生锻炼兴趣才是王道”。
 
由于学生体质状况的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学生平时缺少体育锻炼的情况在全国各个高校都很普遍,体质测试不仅对学生是项挑战,对于学校来说也是“压力山大”,为了交出一份漂亮的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学校作假也有很大可能。
 
依照教育部新颁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凡是达不到《基本标准》要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不得评为合格等级,各省(区、市)不得批准其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
 
但学生体质测试是由学校自主进行,有关部门曾在几年前提出过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应该由第三方监督进行,但至今也没有落实。“只要是自主进行体测,任何一所学校都不会让测试结果连续三年下降。”王宗平表示。
 
为了督促学校认真做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对高校进行学生体质测试的抽测,但抽测的比例很小。王宗平认为这种抽测的威慑作用并不大。不久前,王宗平从相关部门获得过部分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与抽测结果的对比数据,并不出乎王宗平的预料,“数据出现差异的学校不是少数,而是多数”。
 
本报北京7月26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