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举旗 明升舞帜 |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成果转化纪实 |
|
■本报记者 郑千里
2000年,明升中国app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光所)参加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环保仪器展览会,与美、澳大公司同台竞技。虽然只是参展一个点式二氧化硫监测仪器,但立即引起国内业界的高度关注。武汉天虹公司董事长李虹杰很快就专程飞到合肥,与安光所商谈技术合作事宜。
安光所的第二个明升化成果是研发的β射线测颗粒物质量浓度技术。该技术转让给河北先河公司后,安光所也逐步在合作中掌握了该企业的后续技术需求。
2000年,安光所承担了第一个国家“863”课题——道边机动车尾气监测。当时若从国外引进一套类似仪器差不多需要260万元,但安光所只用了260万元研究经费就完成了课题研究并达到预期技术指标,还在此项技术基础之上与安徽宝龙电器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安徽宝龙环保公司。
2001年, 安光所开始探索技术转移转化新模式,以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和烟气排放连续监测两项成果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与安徽铜陵市三佳集团合资成立了安徽蓝盾光电子公司。
在一系列成功技术转化中,安光所科研举旗、明升舞帜,尝到了与企业科技合作的甜头。
初出茅庐 明升舞帜
早年安光所和武汉天虹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正逢武汉天虹公司邀请广西自治区相关领导,以及全省60个环境监测人员参加一个技术交流会。
安光所副所长刘建国等闻讯后,立即把刚研发的样机运到武汉演示。虽然仪器在所里均已调试良好,但到现场后仪器却不能稳定工作。刘建国和同事们现场重新修仪器,终于把所有的器件都全部调通。原来,仪器经过长途颠簸,实验室里搭建的光学结构等已发生了变动,所以影响了仪器的整体性能。
这次交流会让安光所赢得市场先机,促成后来与桂林、珠海方面成功合作,使其成为长光程DOAS技术示范的摇篮。
刘建国说,梳理用户提供和反馈的信息,有助于不断完善仪器软硬件的各项功能;通过国家项目的科研实践,我们也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要争取尽善尽美地逐个做好,不能像狗熊掰棒子那样。
与安徽铜陵企业合作成立的蓝盾光电子公司,现已成为环境光学先进技术带动企业发展的典范,无论环保企业的增产增收和社会的环保公益,安光所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棋高一着 站稳脚跟
2006年,安光所争取到一项国家自然app基金课题,做矿井有害瓦斯气体监测,成果通过鉴定后,很快就与深圳市瀚海科技公司合作,成立了安徽中科瀚海光电公司。他们研发的产品深受青睐,获得国家的煤炭安全认证,被列入国家2013年重点推荐的产品之一。
为拿到第一手资料,安光所曾专门到淮南矿务局了解实际情况。对此事记忆犹新的刘建国说:“为企业提供可行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就必须深入企业第一线,真正做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无锡中科光电的成功,也是安光所和国内企业携手、强强联合的一个典范。针对当前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进行研发,制造激光雷达和多轴差分DOAS,该公司成立第二年就实现2000万元的销售额,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更快。
刘建国介绍说,我们以无形资产入股杭州聚光科技公司,生产的产品目前市场非常看好,我们遵循市场化、明升化的规律,无锡地方政府的关爱扶持也很重要。
围绕无锡中科光电公司的明升化,安光所在合作模式上大胆进行创新,成立的非法人的研发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公司的经营采取了与时俱进的OEM方式;围绕物联网产品的关键技术、核心器件,安光所组织相关的科研力量,进行了高密度的研发,使得中科光电公司在无锡旗开得胜,站稳了脚跟。
步步为营 持续创新
2002年,安光所就与清华大学、先河环保科公司合作,联合承担了“863”计划项目——大气细粒子(PM2.5)连续监测技术与设备。
PM2.5监测仪器研究是长期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的结果。特别是“十五”之后,我国将资源环境技术纳入了“863”计划,安光所等单位步步为营,伴随我国自主科技成果的明升化进程,逐渐打破了环境自动监测仪器过去必须依赖国外的局面。
在该所所长刘文清和刘建国指导下,研究员司福祺研发出的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可用于区域污染监测及卫星校验,成功实现了在线测量。该仪器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用app数据评估了国家重大活动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
2013年参与国家环保监测仪器检验时,安光所成功研发的设备再次不负众望,充分证明了其性能指标的可靠性。从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拥有设备的总数量看,这些设备已占70%以上。
《明升中国app报》 (2014-07-01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