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启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沦为“点招”通道。尽管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点招”,但一些高校仍然会留出少量机动招生名额,对教职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实行特殊录取。在一些高校,每人每年给高校捐资便可成为“校董”,获得相应的“点招”指标。这个名额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亲属使用,也可以送给生意合作伙伴或有所求的官员。
对于高校通过上述“校董”方式获得的社会捐资,一些舆论也对高校的处境表示理解——由于国家投入不足,因此学校得想办法筹集资金,并进而呼吁加大对高校的投入。笔者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建议。要解决高校办学经费问题,仅靠国家投入是不够的,必须拓宽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尤其是加大社会募捐。目前高校的问题是:一方面缺乏拓宽办学经费渠道、发展社会募捐的积极性,总是期望通过政府拨款和增加学生学费来解决办学经费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在开展社会募捐的同时,拿着学校的资源,包括教育资源、学术资源去进行利益交换,这样的举动把社会捐资一步一步推向了死胡同。
在国外一流大学,社会捐赠是十分重要的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之一。然而,国外一流大学即便获得了社会捐赠,如今也鲜有拿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去进行利益交换的做法,而是通过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声誉,以期获得社会教育慈善捐赠。其中,诸多名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友捐赠,校友捐赠率甚至是评价美国一流大学的一项指标——因为校友捐赠背后展示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校友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通过扩大社会捐赠,学校不但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还能获得更大的自主办学空间——这是因为办学经费过多地依赖政府投入,就会导致学校的财政独立性差。
当然,在国外大学发展社会捐赠时,也曾出现过利益交换和影响学校声誉的问题。比如,一些私立学校拿出一定的招生名额赠予捐赠者,还有就是回报给捐赠者以冠名权,这些行为也都在国外引发过争议。像私立大学拿出一定名额赠予捐赠者,虽然师出有名——是私立大学,且操作公开——明确具体操作标准,公开进行,同时不影响教育质量——对所有学生实行“严出”要求,达不到标准无法毕业,而且所得经费全部用于办学——财务信息公开,但也遭到舆论的质疑,如今国外私立大学在这方面的操作已经大为减少。
至于捐赠回报冠名之类的行为,国外大学则通过学校的现代大学治理方式,进行妥善解决。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会就捐赠资金来源、捐赠冠名的地点、时间、捐赠资金使用事先听取教师、学生意见,得到同意后方可接受。
由此可见,只要建立明确的制度规范,大学是可以在不进行利益交换、伤害学校办学质量与办学声誉的情况下拓展办学资源的。对于社会捐赠者,大学当然不是完全没有回报,而是可以回报给捐赠者荣誉,尤其重要的是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让所有捐赠者从中获得更大的捐赠价值,同时也直接服务于捐赠者自身的事业发展。其实,真正关心教育、关注大学发展的捐赠者,对大学用教育资源、学位资源、学术资源去谋求社会捐赠的做法是会十分反感的——捐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办学,可这种做法却是在伤害办学。
这正是我国大学很难拓展社会捐赠的重要原因。一些捐赠者很想向大学捐赠,却担心这些钱会被大学挥霍——我国大学的办学信息并不公开,想向大学捐赠设备,却担心这些设备被闲置——有报道称,我国高校新购买的设备中有相当数量是零使用率。在今年两会之上,就有代表委员曝光,高校花几千万元购买的设备一次也没用过。大学一边喊着缺钱,一边却大把大把地乱花钱。
这种情况下,拓展社会捐赠更像是以发展为名的利益交换——高校以此光明正大地贩卖学校的学位和学术资源(学位资源指招生名额,学术资源则是教授、荣誉博士头衔等),一些社会人士则通过此途径成为高校的座上宾,甚至成为权力、利益的掮客,帮助高校拓展社会人脉资源。本来有利于高校扩展办学经费渠道、更好独立发展的社会捐赠,就这样被败坏了名义,成为潜规则滋生的又一片土壤。这会堵死高校进一步拓展社会捐赠的空间,但有多少高校的办学者对此真正在乎?只有真正的教育家,才会把每一笔钱都用到办学中,才会痛心学校的办学被利益化、功利化蚕食,而警惕任何伤害教育肌体和学术肌体的行为。
《明升中国app报》 (2014-06-19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