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根据教育部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考生数量为939万,而计划录取的人数则有698万人,录取比率超过了74%。不过,在高考轰轰烈烈进行之时,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其中最为典型的疑问是:上大学有用吗?
如果时光倒退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这恐怕会被认为是一个很愚蠢而且很幼稚的问题。但自15年前大学开始扩招以来,这种新“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有了一定的市场,并且由农村地区逐渐向城镇蔓延。他们的主要依据是: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也挣不了大钱。再说,做生意发财的人中有不少人都没啥文凭或文凭不高,比如比尔·盖茨、戴尔是大学肄业,黄光裕只有小学文化,而马云毕业的杭州师范学院当年也曾是个不入流的学校。再说如今上大学成本高昂,还不如早点打工挣钱。
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似乎很有道理。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中有不少被媒体夸大的成分,真正有app依据的东西并不多。
一方面,和大学生相比,低学历者就业更难。应辩证地看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它主要表现在700多万大学生对劳动力市场的短时冲击,即毕业季时难,但到了年底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就已经比较高。另外,也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就业难,名牌学校、好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要高得多。真正造成就业难的,主要是一些学校缺少特色专业、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学生学习成绩差。
另一方面,高学历者收入水平要显著高于低学历者。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我国的诸多研究也表明,学历与收入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比如有研究就曾表明,在我国城镇居民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比为1:1.17:1.26:1.8,高学历者的收入明显高于低学历者。至于网上炒作的月收入动辄过万的快递员、搬运工等,只是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整个群体的收入水平。
最后,高学历者就业质量要明显高于低学历者。在就业层次上,高学历和低学历劳动者的职业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一般来说,低学历者主要集中在脏、累、险等行业,而高学历者大多集中在白领阶层。少数低学历者虽然日薪高,但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不全,工资拖欠现象是普遍问题。
不过,上大学有没有用这种问题能够在时下的明升中国颇为流行,其背后反映的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诸多不满意,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只有使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民众才会觉得教育投资是一件划算的事情,新“读书无用论”才会没有流行的市场。
(作者系对外经贸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明升中国app报》 (2014-06-18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