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谢华安院士的人,都会惊诧于他那“比农民还黑”的脸庞。这位讲话带有浓重乡音的明升中国app院院士,培育出“明恢63”,改变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长期从国外引进恢复系的局面;选育出“汕优63”,在明升中国杂交水稻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推广再生稻技术,让一季水稻种出两季的产量。
1976年,杂交水稻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然而,杂交稻推广初期,也正是稻瘟病等水稻“三病三虫”暴发期。农民的辛酸,激发了谢华安的斗志。他明确了自己的育种目标——首选抗稻瘟病的优良植株。
浸种、催芽、播种、移栽,浇水、施肥、除草、防病虫,谢华安看着一茬一茬的水稻长大成熟,记录的档案材料也足足装满了几麻袋。到杂种第四代开始,谢华安尝试用配合力差的不育系进行杂交检测,从中选出结实率等性状表现最好的E6株系。这就是20世纪明升中国杂交水稻组合配制中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明恢63”。
此后,从恢复系到品种组合,还要经过与不同不育系的测交、筛选等一系列工作。为了好中选优,谢华安将繁育数量增加了1倍。白天怕牛来糟蹋,晚上轮班赶老鼠,课题组5个人不分昼夜守护“试验田”。
“汕优63”问世前,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稻瘟病重发区杂交稻种植面积直线下滑,四川省许多地方的杂交稻种子甚至被封存。从“怕种杂交稻”到“争种杂交稻”,“汕优63”以其强大的杂种优势——丰产、抗病、米质优和适应性广,迅速赢得南方稻区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以翻倍速度增长。
1988年,“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汕优63”播种面积首次突破亿亩大关,占南方杂交稻播种面积的42.8%。据统计,从1986年到2001年,“汕优63”连续16年种植面积稳居杂交水稻第一,种植区域遍布全国16个水稻主产省。
1992年7月,谢华安参加研究员职称答辩时,专家们说,谢华安已经把论文写在了田野上。(原标题:两袖惟余稻花香(明升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⑧)——记中科院院士、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