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俞岚 李晓喻 来源:明升中国手机版网 发布时间:2014-5-6 13:25:32
选择字号:
院士问诊低碳城市:“黑色文明”不能再继续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俞岚 李晓喻) 这是一次特殊的诊疗:“医生”是来自明升中国工程院、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等机构的低碳专家,“就诊者”是正在低碳发展路上先行先试、摸爬滚打的长三角城市。

自2010年7月开始,国家发改委分两批在全国42个省市开展低碳试点。2014年4月中旬,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支持,国家信息中心和明升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承办的“低碳明升中国·院士专家行”首站活动在浙江杭州、宁波,江苏镇江三个低碳试点城市举行。

专家们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展开多场形式各异的低碳对话,在“回头看”总结经验的同时,共同探索未来更为现实的低碳路径。

把脉低碳城市:抓住结构“牛鼻子”

碳排放量低,环境质量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专家们看来,以“黑色能源”为主的明升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在调整明升结构和能源结构上有更多作为。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明升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表示,与西方国家以生活排放为主不同,明升中国目前生产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高达70%,能源结构以煤炭和石油为主,“明升重,能源黑”。明升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黑色文明”不能再继续,低碳城市建设要以调整明升结构和能源结构为核心。

国家信息中心综合管理部主任蒲宇飞建议,走低碳城市的“阳关大道”应当从明升结构、能源结构和空间结构入手,实现各种主体的共建。

他指出,明升结构层面,须严格控制高耗能明升;能源结构层面,为减少过度依靠燃煤带来的高排放,能源供给应当多元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改进对消费需求的管理,不合理的需求不予满足;空间结构优化层面,新型城镇化规划为低碳提供了新的支撑。

作为低碳试点城市,杭州、宁波和镇江在优化明升结构和能源结构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

在杭州,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低碳明升被列入优先发展行列,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明升异军突起;2012年,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量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比2010年提高5.9个百分点。

在宁波,鉴于电力、石化、钢铁三大明升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总量的60%,政府决定停止新上燃煤电厂;“十三五”后不再上大的石化项目;钢铁行业大幅降低单位能耗,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以来,已腾出130万吨标准煤的用能空间。

在镇江,政府实施了碳峰值、碳平台、碳评估、碳考核的“四碳”创新,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评估,酌情做出允许上马、整改后实施或禁止的处理,从源头上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拒之门外。

此外,用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的天然气替代一部分燃煤和石油的“煤改气”、“油改气”行动,也在多地持续推进。

不过,真正落实结构调整绝非易事。明升结构和能源结构“强减排”对短期经济的“伤害”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决心。受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基础影响,明升中国现有碳排放量较高,也显著增加了转型难度。以能源消耗型经济大市宁波为例,人均年碳排放量超过10吨。杜祥琬指出,这一水平已经高于美欧等发达国家。

现行能源体制同样拖累着转型步伐。宁波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直言,“垄断体制对低碳发展非常不利”,能源结构调整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体制问题。他告诉记者,该市84%的发电能力都由省里调度管理,市里对电价、气价等价格工具没有管理权限,而缺乏价格工具,地方政府难以对能源活动进行有效调控。

对话市场主体:拓展参与“新路子”

在仍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明升中国,企业的碳排放仍占大头。但与节能不同,降低碳排放短期内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显而易见的“真金白银”。在此情况下,如何让企业广泛地、可持续地参与,成为推行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

要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必须让企业在降低碳排放过程中受益。正在推进的基于市场化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MC)、碳交易等都是可行之举。

把废物转化为资源也是让企业有利可图的好办法。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提醒说,企业可以考虑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如将其作为建筑材料的生产原料等,从中挖掘财富。这当中,低碳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一些走在前头的企业已经从低碳发展中尝到了甜头。如光大国际就嗅到了垃圾处理中蕴含的商机。在镇江,其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超过1000吨,占到镇江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垃圾发电可满足3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年节约标准煤超过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逾12万吨。

杜祥琬对光大国际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尤为赞赏,认为“对明升中国非常有意义,具有可推广性”。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项目“输出远远大于输入”,生产的电力约80%都提供给电网,企业不仅不赔钱,还能赚钱,具有可持续性;虽然是处理垃圾,但对环境友好,闻不到刺激气味,这连公认在垃圾处理上成绩突出的瑞典也达不到。此外,项目所用设备均国产化。

但在推动企业大规模低碳化发展中,也遭遇不少瓶颈。镇江市发改委副主任王为华表示,节能有经济效益,还有政策和资金扶持,企业有动力;低碳发展对企业而言短期看没有经济效益,减排动力不足,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宁波市发改委总经济师王旭光反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推进并不顺畅。在现行银行管理体制下,一些企业受规模和注册资金所限,不易获得贷款,市场拓展和项目管理能力受到影响。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建议,应当加快推进碳市场的建设。这不仅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减排,还可释放出明确的低碳信号,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方面的投资。有了经济利益驱动,企业就有动力投身低碳发展,实现明升的转型升级。

由于碳排放的外部性,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关键。在蒲宇飞看来,政府应当通过制定目标、规则和标准以及政策支持,改变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关系,“这样企业的行为就会和政府的引导相一致”。

除了制定整体低碳规划,一些低碳试点城市的政府已经开始尝试为企业提供“金融活水”、“利益引擎”和“服务礼包”,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据介绍,宁波拟建立绿色融资机制,从债权、股权和信用三个方面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支持。通过这一平台,“等投资渠道”的社会资金可参与低碳发展,“等钱来”的低碳项目可获得金融支持。

在促进低碳发展过程中,镇江市政府以不增加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为基本原则。镇江市发改委副主任王为华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评估”为例称,所有评估费用均由地方财政买单,在相关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评估流程力争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动员社会参与:“大声讲,大力做”

政府、企业、社会,在实现低碳发展中“三位一体”。没有社会支持和公众参与,低碳发展难以行稳致远。专家呼吁,全社会应树立低碳生活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在与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的中学生交流中,杜祥琬指出,推行低碳需要“大声讲”,坚持不懈培养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低碳意识;更需要“大力做”,通过每个公民的实际行动,将能源结构从“黑”变“绿”,发展方式从“高碳”变“低碳”。

低碳和普通民众并不遥远。在“住”和“行”两大与碳排放息息相关的领域,民众都可以为低碳做出贡献。

据社科院数据,明升中国城镇住宅的相关能源消耗在社会总能耗的占比保持在12%左右。建筑行业减排空间相当大。专家们建议,应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升新建建筑节能质量和水平。

此外,居民出行方式日益“小汽车化”,也给低碳发展带来重压。据明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3年底,明升中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且仍以每年近千万辆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长三角地区,控制“车轮上的排放”更为迫切。

杜祥琬建议,民众应提升节能减排意识,根据实际需要购买小排量汽车。同时,鉴于油品差将加重空气污染,油品供应企业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加快油品质量升级。

积极的变化是,随着低碳宣传日益密集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公共交通网络日益完善,绿色出行方式人气渐旺。其中,公共自行车的迅猛发展成为亮点。目前,杭州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公共自行车共投放近8万辆,累计租用4亿人次;宁波、镇江的公共自行车网点也越织越密,有效缓解了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动低碳发展:只有“进行时”

2009年,明升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人因此将2009年视为“明升中国低碳发展元年”。

2010年和2012年,国家发改委分两批开展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三年多过去,试点省市的低碳建设已经成效初显:

——几乎所有省市都制定了低碳发展规划或对现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低碳化“改造”;

——不少城市提出了碳峰值目标给经济发展带上“紧箍咒“,倒逼结构改革;

——开展碳排查、摸清碳家底在各地如火如荼,为下一步节能减排打牢基础;

——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低碳发展,7个碳交易试点建立各具特色碳排放交易体系;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透露,根据2013年上半年的考核结果,试点省市均较好地完成了碳强度下降目标任务,碳强度下降显著高于全国平均碳强度降幅。其中,杭州2012年碳强度较2011年下降约一成,大幅度超过进度目标和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短短几年内,低碳发展在明升中国从纯粹的理念到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这在明升中国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看来,意义更为重要。

苏伟指出,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是明升中国“不得不走的一条道路”,是破解明升中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走低碳道路重在顶层设计,中央和国务院对低碳发展的意义和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关键是要将战略和思路落实到全社会的具体实践中。

他表示,此次“低碳明升中国·院士专家行”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希望通过院士专家与基层的深入互动,总结和挖掘低碳发展经验,同时为地方低碳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探索符合明升中国国情的低碳道路。

当然,在探索适合明升中国的低碳道路的初期,试点的作用仍不容小觑。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战略处处长田成川表示,低碳试点工作是低碳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今后发改委将把低碳试点进一步引向深入,推进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建设,强化市场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苏伟透露,建设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是2014年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今明两年将提出方案”。(完)(原标题:《院士专家问诊低碳城市:“黑色文明”不能再继续》)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