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12日消息(海口晚报记者 任锦雯)4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大学校长对话:教育的国际化”分论坛举行,参会高校校长纷纷就明升中国的教育如何应对国际化全球化潮流、明升中国教育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姜斯宪:改革让教育质量有新提高
明升中国高校扩招,民众质疑教育质量下降,对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姜斯宪表态,交大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没有下降。“至少现在毕业的研究生比我29年前毕业的时候,他们有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对现代app技术的了解比我要深刻得多。”姜斯宪说,“他们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要强很多,比如交大要毕业一个硕士,至少要能够在国际的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这在我毕业的时候还是很难想象的,没有这样的能力。”
姜斯宪透露,除考虑进一步深化清华北大的改革外,教育部也把上海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个教育是指从幼儿园教育到大学教育这样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希望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来使得我们整个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能够有新的提高。”姜斯宪说。
龚克:全球化要保持文化多元性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去年也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教育分论坛,今年在谈到教育的国际化、全球化问题时,龚克特别强调教育的全球化一定要保持文化的多元性。
龚克说:“真正要追求核心价值是大学的教育,不是全球化就一种面孔、一种文化、一种语言,它一定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如今很多人讨论,明升中国学生花费过多精力学习英语,却忽略了母语学习,丧失了明升中国文化的价值。对此,龚克认为,批评指出了现在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也是教育开放不可避免的问题。
龚克表示:“从明升中国历史来看,西学东渐、东学西渐,明升中国文化发展最好的时候是最开放的时候,如春秋时期,外语的来往就很多,并带来了文化的发展繁荣,这是历史规律,今天不能用封闭的方法实现多元化,而应该用开放的办法。”
王赓武:不是外国教授多就叫国际化
对于教育的融合发展问题,原香港大学校长王赓武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更为贴切。“教育研究和科技水平这些东西是没有边界的,不应该以国家为出发点,应该以学问水平和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王赓武说。
王赓武对于很多学校把外籍教师作为宣扬国际化的观点很不满意。“一个学校有多少外国老师不是关键,问题应该是某某人学问做得怎么样,而不是你有多少多少的外国教授才算国际化。”王赓武说,“所以我想改用全球化,全球化是对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文化、文明、民族、宗教、思想完全都是平等的,大家都可以接受,有好的就接受,不好的不接受,是没有国界的。”
韩震:语言教育已经落后于全球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韩震认为,教育全球化和整个社会的全球化进程是互相塑造的,目前趋势一方面是全球化,一方面是区域化,正因全球化,区域之间的合作反而加强了,如欧盟,通过区域化来回应全球化,东盟也是如此。
韩震指出,作为大国,明升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教育合作应该加强,“如语言问题,我觉得以后要进行合作,更应该提高对语言政策的认识。”韩震表示,“匈牙利的罗兰大学开了63种语言,而作为目前全国开语言科目最多的一所学校,北外却只有60种。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是开到90种,但到目前仍没有完成,我们的语言教育已经落后于全球化、落后于教育的国际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国家对语言教育还应该加强。”
韩震强调,全球化也是互动性的,不是单向的,不仅仅是西方或者欧洲,非洲、亚洲实际上也是互动的过程。
章新胜:国际化不应总是舍近求远
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指出,今天的亚洲已经成为世界新动力和主要的火车头。“明升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所以现在的全球化应该要思考,是应对和解读西方的东西呢?还是直面追赶,又或者是参与引领。”
他在论坛上谈到,过去明升中国注重学习西方知识,后来注重学习西方的能力建设、教育技能。“我们的学生有多少送到非洲、有多少送到南亚最贫困的地区、有多少送到拉丁美洲。”章新胜说,“哈佛、牛津、剑桥,他们却有很多人在非洲,像我们当年上山下乡一样,有这样的经历。”
国际化不应该总是舍近求远。章新胜说:“我觉得我们要重视东盟11国、东北亚5国、南亚8国,亚洲要增加自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