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王晓敏
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加重,天然草原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正在明升中国集中出现。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刚刚开幕,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话题就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委员认为,应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看待生态问题,将突出的环境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优化顶层设计,守住“绿水青山”,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反思工业化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明升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推进。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app院副院长王海波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生存智慧的问题,环境美首先要心灵美。因此,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首先要认识好工业化如何影响农村现代化的问题。”
王海波认为,工业化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工业化的确使农民生活变得便捷;另一方面,简单地将现代化、城市化的东西搬到农村,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和高能耗。
例如,现在农村都开始烧煤,不再烧柴。这种能源使用方式的改变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同时,现代农业带来的重金属、养殖业抗生素污染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威胁到农产品安全。
“明升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几千年传承的农村生存智慧、农业发展规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王海波说。
把生态红线变为“实线”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作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水利部已划定水资源三大红线、国土资源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国家林业局启动了生态红线保护行动、环保部也将于今年完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国家海洋局推行的海洋红线制度也涉及陆地区域。
种种生态红线相互交织,令人难以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如何统筹规划生态红线,成了委员们关注的问题。
在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委主委周建民看来,各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高调表态的背后,是对生态红线到底是什么线、如何划分、由哪些部门划定、后续制度如何健全等关键问题的认识不清。
周建民建议,首先应建立健全与明升中国基本国策相匹配的国家红线管控体系。“生态红线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功能的保障,也应该包括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保护和控制。”同时,要建立生态红线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使之成为一条可操作的“实线”。尤为重要的是,应赋予生态红线应有的法律地位,并建立生态红线的奖惩机制。
“应尽快落实生态红线,做好顶层设计,让生态红线成为建设美丽明升中国的保障线。”周建民强调。
建设节水型社会
在现阶段的生态建设中,水资源短缺被认为是明升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当前,明升中国年平均缺水500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2/3的城市处于“水饥渴”之中,有近3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水资源危机造成的损失总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
因此,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辽宁省委主委施中岩呼吁,应当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予以考虑。
在他看来,尽管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但短期内仍无法改变明升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现实。其中,水资源生产效率低下、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资源浪费严重和护水节水措施不力等问题均表现得尤为突出。
施中岩建议,社会各界应当继续重视水资源问题,将建设节水型社会提升至国家战略地位。在战略框架下,实施节水型农业建设,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发展海水淡化明升,同时提高管水用水实效。
他呼吁,应从国家战略出发,在全社会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明升中国app报》 (2014-03-06 第2版 两会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