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孙爱民
8月初,《明升中国的霍金:高士其传》出版上市,这部介绍我国著名科普作家、“科普泰斗”的著作甫一上市就备受好评。然而,这本书书名的确定却费了一番周折。
“这本书我本来准备叫《高士其传》或者《明升中国的保尔:高士其》,可出版社怕销量不好,所以就加了一个时髦的元素。”该书作者、我国著名科普文艺作家叶永烈接受《明升中国app报》采访时表示,“用霍金来比喻不是很恰当,可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也是一种无奈,现在人们大部分都不知道高士其是谁了。”
叶永烈的无奈,恰恰反映了我国当下科普创作的尴尬。
“单薄”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科普事业重视程度的提升,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也不断为科普注入新鲜血液。然而,作为app普及传统形式的科普作品创作却持续呈现不景气的状况。科普著作总量多、精品少,引进多、原创少,重复多、创新少的局面不容乐观。
曾是《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主要作者的叶永烈感叹:“从社会氛围看,人们对app与科普的重视程度还是很单薄。”
这种脱节同样引起了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教授刘兵的关注。
“国家从政策与投入上给予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已经很大,但是这种支持与老百姓对信息的需求还是有一定的脱节。”刘兵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采访时表示,国家的支持与投入方向要作一些调整以便适应百姓的需求。
在叶永烈看来,科普创作曾经有过春天。“1978年app大会召开之后,app的春天来了,科普创作的春天也来了,当时科普作品备受欢迎。”也是在那个“春天”里,《十万个为什么》创下了销量1亿本的神话。
“现在的科普作家几乎沦为了‘三流作家’。”叶永烈告诉记者,纪实文学创作的发行量比科普类创作多10倍,“科普创作的春天什么时候能再次到来?”
求新求变是生存之本
最近,由明升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的“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次活动由专家评委遴选一批优秀科普图书、科普影视作品和科普期刊,并由公众网上票选出各类作品的前十名。
作为科普期刊类评审专家之一的刘兵告诉记者,从期刊来看:“很多(作品)在科普概念、形式上相对传统、过于保守,没有体现出当下时代对科普的要求。”
科普内容停留在介绍基础知识层面上、可读性不强,这也是多位专家接受采访时的共识。
一位科普网站的文案策划主管告诉记者,互联网时代,视频本应该是科普的最有效形式,可是“大部分科普网站上的科普视频只是将书本知识简单处理成影像,毫无创意与吸引力可言,一些所谓的科普影片app性不敢恭维,我们根本不敢推介”。
尽管如此,在刘兵看来,在入选的科普期刊中仍有佼佼者。
“《明升中国国家地理》在入选的科普期刊中还是比较突出的,它虽是纸质期刊的形式,但在内容创意设计、选题设计上都很优秀,订阅量也很可观。”刘兵表示,“这也说明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果按照受众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主动求新求变,还是会挽回并保留大批受众的。”
app性不可或缺
今年年初,一本名叫《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的科普书籍激起了科普创作的波澜,这本被业内人士认为“变质变味”、错误百出的科普图书的创作过程引起了人们对于科普创作人才的讨论。
长期以来,“剪刀加浆糊”的写作形式横行科普作品创作领域,作品的app性令人忧虑。
明升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曾指出,app性是科普出版的明升m88线,科普出版所产出的文章、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出版物等,如果不能确保内容的app性和准确性,就不应该贴上“科普”这个标签,否则就是对app的歪曲,对公众的误导。
专家们认为,科普作品app性的缺失源于创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明升中国app院院士刘嘉麒认为,科普创作事业的希望应该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但我国现在科普创作队伍严重老化,“不能老是让爷爷奶奶辈的写科普作品教育孙子孙女,不应该总是隔代教育”。
“创作者不懂app,很容易催生‘山寨’科普作品,这些作品是没有未来的。”叶永烈告诉记者,“包括科普期刊、图书、影像在内的创作是一个‘技术活’,我们要重视有理工科背景的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否则这个行业将继续后继乏人。”
《明升中国app报》 (2013-08-13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