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邱建文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副教授,不久前跟随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赴南海,参与了为期40天的深海科考,并成为首位乘坐蛟龙号下潜的香港app家。7月18日,他在香港出席了记者会,与传媒分享下潜经验和展示部分在深海取得的样本,超过30家香港媒体机构派员采访。图为邱建文下潜后回到甲板,浑身被淋湿。
“向阳红09”船接近厦门的那一天,邱建文挂虑的是怎样把标本尽快送到实验室。从南海深处取上来的螃蟹和贻贝等生物样品,他早就整理好了,放在船上的冰箱里。这位海洋生物学家在电话里告诉厦门的同事,船一靠岸就运来干冰。
7月13日“向阳红”停泊码头,邱建文很快带着样品飞回了工作单位。“后续工作,比如基因测序,应该越快越好。”邱建文说,按照计划,几位随船app家应该在年底要碰头,汇报各自的研究进展。而他希望在近几个月能做出成果。
随“蛟龙”下潜冷泉区后,邱建文第一时间跟记者分享了心得。能跟邱建文一起见证“蛟龙”南海科考的日子,记者感到很幸运。他不仅让记者了解到海洋生物学的动人之处,也是一位令人尊重的朋友和老师。
向往深海的研究者
“当初通知我有一个随蛟龙下潜南海的机会,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递交申请。”邱建文在下潜之后回忆说,“没有觉得自己一定能被选中,所以当得到通知去无锡培训的时候,我挺兴奋的,有机会可以目睹和体验深海生态系统的景象。”
邱建文登上蛟龙母船后,他在香港浸会大学的同事才得知消息,并且发来祝贺。邱建文这次行程,是他趁着大学暑假没课程的机会,自己掏腰包来参加的,并非用了学校或课题的经费。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香港媒体都通过学校来联系他。他为难之后,只在电话里跟两家媒体聊了聊,就关掉了手机。
邱建文的研究兴趣很广泛。一方面,他是“多毛类”的专家,“多毛类”是一类普通人感到不比蚯蚓高级的小虫子,但在生物学家看起来是很复杂的大型动物。国内精于这项研究只有寥寥几人。另一方面,邱建文主要研究的是海洋生态保护。近几年来,他的课题多少都与此相关。而蛟龙在南海海底的考察,正好用得上这方面的学问。
“我们做研究的意义。首先就是得知海洋底下有什么东西。”邱建文有那种博物学家的好奇心,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他来到南海科考队伍。
“一般来说,海底生物的种类会有双壳类的贻贝,”邱建文在船上给记者介绍,“蛤蜊,蚶子,虾蟹,管虫,海胆,海星,都是常见底栖生物。在它们的里面或者表面还会共生一些生物。”
“但深海的底栖生物我还没有做过。”邱建文说,“海底一般地方的生物量很低。但特殊的地方,比如冷泉,热泉,因为有甲烷和硫化氢,提供给了微生物食物,微生物会和其他生物共生,比如管虫,贻贝和一些蚶子。这些地方的生物丰度就很高。”
果不其然,南海冷泉区的视频里出现大片密集的贻贝和毛瓷蟹,这让邱建文感到很兴奋。这跟他所熟悉的浅海区生物很不一样。最终,先他下潜的周怀阳在南海冷泉区取上许多生物样本,他得以第一时间接触这些纯白的甲壳动物以及棕褐色贝壳。第二天他自己下潜也取得了更多的毛瓷蟹和贻贝,还抓上了蜘蛛蟹、柳珊瑚和石笋状的玻璃海绵,成为当天的热点手机版。
“对于南海矿产资源的探索比较多,但生物多样性的探索比较少。”邱建文在船上介绍说,在别的地方,冷泉热泉的研究都有,从墨西哥湾开始,大西洋,日本沿岸,太平洋东部,都有很多研究点。世界海洋
图上一点点都满上了。但南海基本上是空白。
邱建文说,他希望在冷泉区采到一些生物,看看跟别的地区有什么不同。“比如南海的生物和日本生物有没有联系。冷泉区生物跟大西洋,太平洋东岸的冷泉区生物有什么不一样。跟新西兰,澳洲有什么不一样。如果同一种,有没有分化,基因差别了多少。”
邱建文说,如果找到一些海底地区是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就值得研究和保护起来。而南海的冷泉区,正是他开展研究的好地方。他也希望,回去以后能跟自己的学生分享心得。
带来乐趣的想象力
“有机会参加深海研究,对我自己是很大突破。”邱建文说,“我自己研究主要在近岸,集中在浅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浅海渔业资源的管理。深海我还很陌生。”
邱建文说,他希望开创出一条路子,让学生多接触点深海的东西。“我教书的时候也把自己的见闻向学生介绍,让他们知道明升中国深海研究的一些情况。”
邱建文是思维活跃的那类app家,他的研究不会只限定在先前熟悉的领域,而是让兴趣带着自己远航。“香港大学这方面还是蛮自由的,你可以做你想做的研究,没有什么论文指标的压力。”邱建文说。
邱建文在香港一项常规考察活动,是在近海进行海底拖网,捕获上来底栖生物分析群落构成。有趣的是,他的学生会穿上潜水服,去海底获取海胆。这种考察可能是科研中最有旅游味儿的了。
而另一项工作,似乎与上面的研究无大关系。邱建文的研究团队在香港野外的湿地里常年工作,他们在水域里圈定几块区域,研究生物构成随着时间的变化,以观察人类开发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由于从事生态保护,邱建文偶然接触到福寿螺这个课题,也让他兴致勃勃,钻之弥深。福寿螺来源于南美雨林,在华南属于入侵物种。这位海洋生物学家对于淡水动物福寿螺的研究,却做到了世界最前沿。
“它其实是很漂亮的一种动物。‘苹果螺’类的,外形都很好看。”邱建文饶有兴致地跟记者说起他的新宠:福寿螺不光能够适应各种污浊环境,而且还有保护下一代的绝招——它粉红色的卵群很显眼,到处都能看到黏在墙壁上,却没有生物来吃。因为这种卵是有毒的,只有南美火蚁才敢尝试。
而邱建文的团队已经分析出福寿螺卵里包含的神经毒素,以及对应的基因。他们的工作得到了《app》杂志的网站的关注。
邱建文总是能从发现未知中得到灵感。在整理南海冷泉区的生物样品时,他发现相对浅海的近亲,冷泉区贻贝的腮很大,消化系统很小。他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利用硫化氢能量的演化形态。因此他反复提及,要分析跟贻贝共生的菌类,探索菌类是如何帮助贻贝营养的。
更有意思的,是邱建文打开一个贻贝后,发现了他所熟悉的多毛类。他给记者看了照片,那是一个黑色的,迷你海参似的形体,对于小小的贻贝来说,个头可是够大的。“这个多毛类跟贻贝是什么关系?”只有亲眼见证才能发掘出的自然难题,让邱建文为之兴奋。
以苦为乐的科研人
在南海上漂浮的日子里,大家不免聊聊陆地上好吃的东西。邱建文说起香港有名的档铺,都很熟悉。我们一问才知道,他经常请自己的学生们出去吃东西。“平时科研很辛苦嘛,请他们吃点东西是应该的。”他说。
随蛟龙出海,app家们在船上要分担一些苦力活的,比如在吊装app仪器下海,他们要在现场值班。邱建文总是很踏实地待在他的岗位上,就算无聊也还是坚持着。
当船上的喇叭通知app家们干活,邱建文总是很快起身跑去,好像晚一些就会耽误别人的工作似的。
有一次将要入夜时,记者看到船边深蓝的海面上,汇入了船上流下的黄色泥水,颇为漂亮,于是就站在那里拍了半个小时。后来走到下层甲板,发现是邱建文在那里清洗海底抓斗取上来的样品。他端着大水龙,反复冲洗筛箱,直到甲壳之类的海底生物清晰地露出来。他一直弯着腰,这个不舒服的姿势坚持了几十分钟。他坚持戴着安全帽,因此频繁擦汗,倒更像一个工人而非教授。
还有一次,邱建文穿着短袖T恤在甲板上工作,一干就忘记了时间。三四个小时后回来,才发现胳膊晒红了,很快就开始刺痒。后来自然是变黑和大片蜕皮。对于经常出海的人,晒成这样肯定是一大疏忽,而他露出满意的微笑,似乎这是他努力工作的见证。
向阳红船刚驶出码头的几天,刚出海的人担心的是晕船。自然会交流晕船经。而邱建文就很乐观。他回忆说,在香港,他和学生一般是雇渔民的小艇出海。在小渔船上,晃动更加厉害。当难受的时候,船上的人情愿躺在甲板上避免摇晃。但往往是摆成一个“大”字也无效。与之相比,向阳红已经是很稳当的船了。尽管邱建文的水瓶有时会从桌子晃荡下来。
向阳红船上的日常生活免不了有枯燥的一面,但邱建文经常说,他在船上感到愉快。这固然是因为他在船上有了灵感,想到不少新的研究方向,也部分是因为他所具备的的勤奋特质和充沛精力。
在船上他想到的总是工作。他带到船上的,是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行李箱。里面装着带了显微镜和一堆保存标本的试剂。他还是很遗憾船上没有离心机,没有负八十度的冰箱,很难保存容易降解的RNA。
每次提及工作,邱建文总是露出轻松的微笑,并且从不吝于跟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愉快。他坐下来聊本行,总是能说很长时间,而且愿意回答每一个问题。
当船靠近岸边的时候,邱建文的思虑更多,他操心如何完好地将样品带回实验室。当一切收拾妥当,机票也订好时,他才显得放心了一些。临走前他跟我们说,很抱歉没时间像约定的那样在厦门请我们吃饭。而我们知道,回到香港,他也没时间请自个吃饭。因为他跟船上的app家约好要尽快做出成果。中秋节,他和学生肯定是要在实验室里过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