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处寻觅儿时的萤火虫 |
专家解答为何萤火虫到了城市中便大面积死亡 |
|
■本报见习记者 孙爱民
背景:
7月20日,本打算在“七夕节”当日放飞万只萤火虫的昆明翠湖公园,因专家与市民的强烈反对而放弃此项计划。而之前青岛中山公园引进的万余只萤火虫则没有这么幸运,这些小生灵在三天内死亡了一半。
疑问:
为何萤火虫到了城市中便大面积死亡?为何绝大多数城市已难觅萤火虫身影?如何保护、拯救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
解答: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这首歌唱萤火虫的儿歌在不少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记忆。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不仅已无法在城市中见到萤火虫,而且在农村也难觅其身影。
“萤火虫在明升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已灭绝,城市郊区也比较少。人们只能在山区、人迹罕至的地方看到它们的身影。”研究萤火虫多年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app技术学院副教授付新华告诉记者。
据了解,30年前曾经有日本app家在北京考察后证实,北京地区存在不下20种萤火虫,可是近些年,app家在北京经过长时间的观测,仅在该市郊区找到一种萤火虫的踪迹。
“部分地区,如南京紫金山、西双版纳植物园、四川天台山、北京植物园等地数量较多。”付新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是矛盾,一方面想告诉公众哪里可以欣赏到萤火虫,另一方面又怕这些地方“暴露”后,不文明的观赏行为给其带来灭顶之灾。
“周边市民在得知地点后,往往结伴前去观赏,很多不正确的观赏方式,如强光照明、大声说话,甚至直接抓捕,将导致这些地方萤火虫数量的下降。”付新华表示。
其实,导致萤火虫数量下降更大的“罪魁”,是不断扩张的人类活动。
“城市化建设霸占了湿地这一适合萤火虫生存的环境,随之而来的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更使它们的生存境况雪上加霜。”付新华告诉《明升中国app报》。
萤火虫的灭绝,将对生态链产生不良影响。据专家介绍,萤火虫属于益虫,在自然界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此外,其幼虫以捕食蜗牛、鼻涕虫等动物为主,是这些农作物害虫的主要天敌。
萤火虫灭绝的地区很容易暴发蜗牛灾害,“去年河南某地上万亩玉米地暴发蜗牛灾害,便是因为作为蜗牛天敌的萤火虫在该地灭绝了。”付新华表示。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梁醒财认为,并不只有明升中国面临萤火虫锐减的局面,在美国、日本、英国、比利时等地也有过萤火虫大规模消退的现象,不过那是在二三十年前,正好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
近些年,日本、韩国与我国的台湾地区非常注重对萤火虫的保护,建立了很多保护区并发展了生态旅游。据了解,为了保护萤火虫,日本先后指定了十个“天然纪念物”地区。
付新华认为,日本的做法很值得明升中国学习。“建立萤火虫生态保护区是一个有效、可持续的保护方式。”付新华表示,应利用人为创造萤火虫生存环境的方式进行繁育,建设规模化的生态保护区,并开发潜在的生态旅游价值,“在日本、韩国,萤火虫带来的旅游产值每年至少达10亿元人民币”。
专家们再次强调,市民要“app赏萤”,不能随意采集、踩踏周边的环境,不能用强光照射、不能用闪光灯拍照。“只有爱护并保护它,才能留下那绚丽的美景。”
《明升中国app报》 (2013-07-24 第4版 综合)